4月11日,创新药概念走强,截至13时02分,海南海药涨停,百奥泰涨超5%,亚泰集团、首药控股、迪哲医药、翰宇药业等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近日,关税政策的影响引起各行各业的热议,不过就创新药板块而言,有基金经理认为受关税政策影响相对较小,后续仍存在业绩和估值双重提升带来的潜在上涨空间,有望成为医药板块全年的较强主线。该基金经理认为,目前国内创新药的出海主要是通过BD合作对外授权,当前来看,创新药行业的出海逻辑暂时受影响较小。
多家券商也在研报中对创新药持乐观态度。西南证券研报指出,随着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频率下降,IPO步伐减缓,在高研发投入的大背景下,部分创新药企业账上资金紧张,“活下去”成为创新药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创新药出海,尤其是License-out,首付款可助力创新药企业迅速回笼资金。此外,海外临床研究,尤其是Ⅲ期临床研究,研发成本高昂,通过License-out授权,可将海外临床研发成本交由海外企业承担,对于创新药企业而言,不但大幅减少了资金压力,更有助于快速推进临床试验。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若后续美国加征药品关税落地,对创新药的影响很小。该行认为,市场对医药产业的远期竞争优势充满信心,对于过程的曲折程度亦有相当的准备,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创新药及相关产业链,仍是大家看好的方向,且内需消费的相对确定性在提升。
平安证券表示,美国新关税政策对药品板块影响有限,创新药及内需消费复苏赛道持续被看好。选股思路关注基本面稳健、在研管线具潜力、现金充沛及估值低位的企业,这些企业有望实现仿创转型,具备边际变化潜力。近期港股生物科技及A股创新药表现强劲,凸显行业增长动力。
招商证券表示,医药行业整体以内需为主,大部分子行业受到关税影响较小(如医疗服务/消费医疗、国产创新药、中药、药店/流通等),板块具备较好避险属性。
交银国际证券表示,BD交易达成时通常只涉及药品在相关地区IP、开发、商业化等权益的转让,因此即使药品有关税落地,对已发生和尚未发生的BD交易没有直接影响。其次,对于一款成熟的商业化创新药,生产成本仅占其很小一部分,加征关税对创新药销售毛利率的影响应在低个位数百分点水平。
此外,中信建投证券4月7日也发布研报称,目前时点,看好暂不受关税影响的创新药行业,自主可控下的器械、血制品国内份额提升机会,内需为主的中药、药店及流通等行业与关税关联度不大。长期看,出海仍应该是医药企业重要的战略方向,坚定看好出海带来的增量机会。
综合上述券商观点来看,创新药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展现出明显的优势。其受关税政策冲击有限,出海逻辑稳固,既能借助 License - out 回笼资金、减轻研发成本压力,又因内需消费的相对确定性而备受青睐。在当前医药行业格局下,创新药凭借基本面稳健、管线潜力大等特质,已凸显强劲增长动力。种种迹象表明,创新药很有希望不负众望,成为医药板块全年的核心主线,推动行业在创新与发展的道路上持续前行,也为全球医药健康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