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数据统计,2025年4月7日,二级市场暴跌。但是A股的血制品板块却逆势而上,派林生物和卫光生物涨停,博雅生物和博晖创新、天坛生物涨幅都超过了6%,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业内表示,血制品板块能在如此恶劣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这背后蕴含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
从行业特性来看,血制品行业具有资源稀缺性与临床需求刚性两大显著特点。血浆作为血制品生产的核心原材料,其采集受到严格的管控和诸多现实条件的限制,这就决定了血制品的供应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增加。而在需求端,血制品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静丙)、人血白蛋白等产品,对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终端需求极为旺盛。以 2022 年为例,中国血浆需求量已超 1.6 万吨 / 年,但当年国内采浆量仅约 10181 吨,供需缺口显著。这种长期的供不应求局面,为血制品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使其在市场波动中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成果也是推动板块上涨的重要动力。以天坛生物为例,公司拥有102个浆站,采浆量占行业近20%,为其血液制品的生产提供了充足且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并且公司加速产能扩张,三大生产基地逐步投产,设计产能均为1200吨,待建成后,公司整体产能将提高到5000吨,进一步巩固公司产能格局与国内血制品龙头地位。在产品创新方面,2023年9月公司推出国内第四代10%层析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同月重组凝血因子viii获批上市,公司血源和重组“双管齐下”,持续加强血制品研发实力,丰富产品布局,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有机构预测,预计2025年天坛生物营业收入将保持稳健增长,假设增长率为15%,则2025年营业收入有望达到46.84亿元;净利润方面,考虑到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假设净利润率保持在26%左右,预计净利润将达到12.18亿元。而根据天坛生物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60.32亿元,同比增长16.44%;利润总额达到25.47亿元,同比增长41.62%;实现归母净利润15.49亿元,同比增长39.58%。
派林生物同样表现出色,2023 年采浆量突破 1200 吨,2024 年预计达 1400 吨,成功跻身行业一梯队。其在静丙、白蛋白市场拥有一定的地位,且凝血因子类产品研发管线丰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从业绩上看,派林生物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90亿元,同比增长37.49%;净利润为5.43亿元,同比增长66.3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84.71%。
另外,博雅生物在 2024 年采浆量实现了 630.6 吨,同比增长 10.4%,并通过收购绿十字(中国)新增 4 个浆站及生产牌照,朝着千吨级目标大步迈进。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在市场中占据了有利地位,也带动了整个血制品板块的繁荣。展望未来,血制品板块有望延续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 “十四五” 期间新浆站审批的加速,头部企业的采浆量将持续增长,进一步缓解供需矛盾。企业在新产品研发上的不断投入,将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满足更多样化的临床需求。政策方面,血液制品尚未纳入国家集采,这为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血制品板块在 2025 年 4 月 7 日的逆势上涨并非偶然,而是行业特性、政策环境以及企业自身努力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未来的发展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