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又一药企抛售业务!日本头部药企在中国市场面临困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10  浏览次数:12
在全球医药行业格局快速演变的当下,跨国药企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减员、降薪、出售中国子公司等一系列动作不断涌现。这些调整不仅反映了药企自身战略转型的需求,也折射出整个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如日本住友制药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 —— 出售其亚洲业务。此次出售的亚洲业务,主要涵盖住友制药投资 (中国) 有限公司、Sumitomo Pharma Asia Pacific pte.Ltd. 及其子公司在中国及东南亚国家的相关业务。转让后,住友制药将获得约450亿日元的转让对价。住友制药保留的剩余40%股份,也将在2029年之后转让给丸红,剩余股份转让后,住友制药还将获得约270亿日元的相应对价。
 
  据悉,在此次出售中国及东南亚相关业务前,住友制药已在各国展开过多次减员、降薪。业内指出,这与住友制药的核心大单品鲁拉西酮(罗舒达/Latuda)在美专利到期息息相关。
 
  除了住友制药,其他日本头部药企在中国市场也面临着相似的压力,纷纷通过人员缩减、业务出售或战略重组等方式调整布局。如武田在2024年关闭了美国研发中心并减员超 1000 人,这一举措在国内也受到连带影响,其新架构今年 1 月正式生效,销售分区由四个合并为两个。在人员缩减方面,武田的肺癌团队、乳腺团队,以及县域团队都出现了调整。还有日本协和麒麟,在 2024 年 8 月宣布以 7.2 亿元的价格将中国子公司协和麒麟 (中国) 制药有限公司全部股权转让给香港维健医药集团,并同步终止多个成熟药品在中国的直接运营。交易完成后,维健医药获得协和麒麟 5 个成熟药品的中国销售权。 ?
 
  分析指出,日本头部药企在中国市场面临困境有多方面原因。从政策环境来看,中国医药政策不断调整,例如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推行,使得药品价格大幅下降,这对药企的利润空间造成了较大压缩。在创新药领域,虽然中国市场规模庞大,但创新药总体容量占全球比重较小,且创新药定价偏低。中国创新药要纳入医保,需经过 “国谈”,这给跨国药企平衡全球药品价格体系带来巨大压力。
 
  从市场竞争角度而言,本土药企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仿制药和创新药领域都逐渐崭露头角,与跨国药企展开了激烈竞争。在成本方面,随着中国人力成本、运营成本等的上升,跨国药企的运营成本也在增加,而其产品价格却因政策等因素难以提升,导致利润受到影响。此外,医药行业的合规要求日益严格,对于一些经营不够灵活的日本企业来说,复杂的合规环境也增加了其运营难度。?
 
  面对这些压力,战略聚焦、多元合作或许将成为跨国药企在华发展的关键。例如,药企可以更加聚焦自身具有优势的治疗领域,集中资源进行研发和市场推广。在合作方面,可以与本土药企合作,借助本土药企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渠道优势,提升产品的市场;也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强创新能力。对于日本药企而言,如何在中国市场重新找准定位,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将是其未来能否在中国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
 
  展望未来,随着行业调整的持续推进,预计会有更多跨国药企根据自身战略和市场变化,进一步优化全球布局。在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那些能够持续投入研发、推出具有竞争力产品的企业,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行业整合与业务剥离的趋势也可能延续,企业将更加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打造,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全球医药市场的变革浪潮中找到新的增长点。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