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 正文

我国过敏性疾病行业市场规模迅速增加,有望跃升至778 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10  浏览次数:13
“春来无事,只为花忙。”春天来了,大家在忙于赏花的仪式感的同时,扑面而来的花粉也使众多过敏患者秒变“脆皮人士”,饱受“水泥封鼻”、眼睛红肿、耳内瘙痒的苦恼。
 
  据悉,随着花粉季过敏的多发,抗过敏药物的需求剧增。有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来,全国整体抗过敏用药需求持续走高。
 
  如有平台数据显示,3月以来,过敏相关中医问诊用户增长近40%,药物方面,抗过敏药品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销量靠前。另有平台数据也显示,从3月中下旬以来,全国过敏用药需求持续走高,而北京相关药品搜索量环比增长超过330%。此外,广州、深圳、佛山、杭州、上海等地也进入增长期。
 
  据了解,在现代社会,过敏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从花粉、尘螨到各类食物,过敏原有增无减,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且过敏症状纷繁复杂,如皮肤过敏常表现为瘙痒、红肿、皮疹,让人忍不住搔抓,却又可能加重症状。呼吸道过敏引发打喷嚏、流鼻涕、咳嗽、气喘,不仅干扰日常呼吸,还可能影响睡眠与工作效率。胃肠道过敏则导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破坏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这些症状的频繁发作,使患者急切需要有效的抗过敏药物来缓解痛苦。
 
  数据显示,近年来,过敏性疾病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迅速增加。其中从 2019 年至 2023 年,我国过敏性疾病行业市场规模从 383.82 亿元一路增长至 452.2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4.19%。这一增长趋势并未就此止步,预计在 2024 年至 2028 年期间,市场规模将从 511.28 亿元大幅跃升至 778.7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 11.09%。如此迅猛的增长速度,直观地反映出该行业的蓬勃发展。
 
  据悉,在众多抗过敏药物中,抗组胺药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类。它能有效阻断组胺与受体的结合,从而减轻过敏症状。然而,传统的抗组胺药可能会导致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因此,新型抗组胺药应运而生,它们在保持强效抗过敏作用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二代抗组胺药,深受患者青睐。?
 
  除了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在治疗严重过敏反应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副作用较大,如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血糖升高、免疫力下降等,通常仅在病情危急时短期使用,且必须严格遵循医嘱。白三烯调节剂则适用于特定类型的过敏,如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可有效改善症状,减少疾病发作频率。?
 
  业内指出,面对琳琅满目的抗过敏药物,合理用药是关键。患者先应明确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从源头减少过敏发作。在用药前,务必咨询医生或药师,详细告知自身健康状况、过敏史以及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准确判断,选择适合的药物及剂量。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发不良反应。同时,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另有人士表示,在过敏季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鼻部过敏症状较轻时,可使用鼻用药物治疗,症状较重要及时就医,根据医嘱服用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明确而严重的花粉过敏患者,建议根据医嘱在花粉季到来前两周开始用药,以及时控制住症状,一般用药需持续至花粉季结束。
 
  随着过敏患者数量的持续增加,对高效、安全、个性化的抗过敏药物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医药研发人员正不断努力,探索新的药物靶点,研发更优质的抗过敏药物。未来,有望出现更多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且能满足不同人群特殊需求的抗过敏药物,为广大过敏患者带来更多福音,让他们能够摆脱过敏的困扰,享受健康、舒适的生活。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