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药领域迎来一则重磅消息。即3月31日,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多奈单抗注射液(记能达)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开出全国 首方,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曙光,也标志着该领域创新药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据悉,记能达于2024年12月17日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因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轻度痴呆。该药物作为一款靶向AD病理蛋白——β淀粉样蛋白(Aβ)的抗体药物,其作用机制具有高度特异性,能精准地与大脑中沉积的β淀粉样蛋白相结合,激发身体自身的清除机制,促使过度积聚的淀粉样蛋白斑块得以有效清除,减缓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情进展。
业内人士表示,多奈单抗用药便捷,每月一次给药,降低了患者因频繁输注带来的住院困扰,提升了治疗依从性。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会导致记忆力和其他认知功能逐渐衰退的致命性疾病,占老年期痴呆的50%-70%。在我国,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不断攀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长期以来,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药物研发进展缓慢,临床治疗手段有限。
不过,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对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生物医药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在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研发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除了以上创新药正式在中国上市外,2024 年 1 月 9 日,卫材与Biogen联合研发的仑卡奈单抗也获我国国家药监局批准。资料显示,仑卡奈单抗属于抗 β 样淀粉蛋白 (Aβ) 药物,其作用机制在于通过清除大脑中的有毒 Aβ 蛋白,逆转 AD 的病理进展,进而延缓临床进程。2024 年 6 月 26 日,仑卡奈单抗正式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落地头次开方,头批 6 名在华山医院确诊 AD 早期的患者开始接受周期为 18 个月的治疗,每个月输注两次仑卡奈单抗。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在 AD 精准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除了已经上市的创新药,国内还有众多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处于研发阶段,多种创新机制的药物正在积极探索中。
据悉,通化金马的琥珀八氢氨吖啶片于2024年8月申报上市,这是一款潜在的国产口服阿尔茨海默病(AD)新药。该药物是一种新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具有双重胆碱酯酶抑制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
除了通化金马的琥珀八氢氨吖啶片,康缘药业、先声药业、海正药业、东阳光、恒瑞医药、新华制药等公司的产品均在开发中。
业内表示,随着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的不断涌现,临床诊疗模式也在发生变革。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为例,其认知障碍亚专科目前已牵头组建了一支涵盖神经内科、影像科、药剂科、护理等多学科的专家团队,为 AD 患者的早诊早治提供多方位保障。
国内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从上市药物为患者带来切实的治疗效果,到众多在研药物展现出的潜力,再到临床诊疗模式的优化,都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曙光。但是,从目前来看,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药物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估、提高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和药物可及性等。但随着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深化以及全社会对阿尔茨海默病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相信在未来,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领域将取得更大的突破,为广大患者和家庭带来更多的希望。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