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药研发 » 正文

中关村探“新”:智能医疗装备开启健康新纪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01  浏览次数:5
  向眼部玻璃体腔内注射一针,部分失明患者有望重见光明;手术时,只需“隔空”点击悬浮的虚拟屏幕上的按钮,即可动态查看患者影像资料,无需担心术中手部被细菌污染……     记者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看到,一系列前沿智能医疗装备集中亮相,不少已经在临床应用的智慧医疗手段,为健康事业注入全新活力。     在27日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上公布的十项重大科技成果中,“基于新型光敏蛋白的基因治疗技术”入选。健达九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涛介绍,这款基因治疗在中国研究型临床试验中的首例受试者于2024年1月完成给药,截止到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智能医疗设备展区,一款创新医疗设备吸引了众多参会者驻足观看,不少人上前尝试“隔空”操作。这款由东超科技研发的落地式全息手术影像平台,能够实现空中“悬浮成像”,悬浮在空中的屏幕还能实现“无感触摸”操作。将其与医学影像平台结合,将医院影像操作界面在空中成像,并可实施操作调阅,这样一来,手术中医师只需点击空中的虚拟屏幕按钮,就能完成相应的操作,避免了因接触导致手部污染的风险,为手术的无菌操作提供了可靠保障。     众所周知,脑外科和脊柱外科手术,向来以高风险、高难度著称,稍有不慎便会给患者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华科精准(北京)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及治疗系统,包含脑外科和脊柱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磁共振引导激光消融治疗系统,是我国第一款一体覆盖脑与脊柱等神经系统疾病临床术式的手术机器人。具有治疗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适用于脑肿瘤、癫痫、帕金森等精准手术应用场景。     颅内动脉瘤引起的出血性脑卒中,被称为潜伏在大脑内的“不定时炸弹”。艾柯医疗自主研发的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首次将适应症范围扩展至椎动脉中小型动脉瘤的治疗。临床数据显示,术后12个月支架内狭窄率仅为0.8%。     这些智能医疗装备是科技与医疗深度融合的结晶,是科技赋能医疗的生动见证,也为患者带来更精准、更高效、更安全的治疗体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