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中药凭借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地位愈发重要。中药质量不仅关系到临床疗效,更与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2024 年,国家药监局通过开展中成药抽检、中药饮片专项抽检以及中药材质量监测等一系列行动,多方位、多层次地对中药质量进行把控,取得显著成效,为中药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中成药抽检:准确定位,问题靶向解决?
2024 年,国家药品抽检对中成药领域实现了广泛覆盖,共抽检 48 个品种 6684 批次,涵盖生产、经营、使用全环节。从环节分布来看,经营环节抽取样本多达 5548 批次,占比超八成,这也反映出监管部门对药品流通环节的重点关注。在此次抽检中,符合规定6675批次,总体合格率达到 99.9%,但仍有 9 批次不符合规定,暴露出部分环节和企业存在的质量隐患。?
在不符合规定的项目方面,检查项问题突出,占比 77.8%。这意味着药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把控,包括生产工艺的稳定性、生产环境的合规性等,仍需进一步加强。此外,在剂型维度,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和丸剂均有不符合规定产品检出,虽然占比相对较低,但哪怕是微量的质量问题,都可能对患者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监管部门通过此次抽检,清晰定位问题所在,为后续制定针对性监管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撑。?
中药饮片专项抽检:揪出源头问题,守护饮片质量?
中药饮片作为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重要武器,其质量直接决定了中医治疗的效果。2024 年,国家药监局对中药饮片展开专项抽检,共涉及 10 个品种 2192 批次。尽管符合规定2129批次,总体合格率达到 97.1%,但仍有 63 批次不符合规定,其中性状不符合规定的批次占比高达 57.5%。这表明中药饮片在炮制、储存等过程中,容易出现外观与标准不符的问题,可能影响饮片的药效。?
此外,含量测定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也不容忽视,占比 16.5%。这反映出部分中药饮片在生产过程中,对有效成分的控制缺乏严格标准,降低了饮片的药用价值。监管部门通过专项抽检,有效发现中药饮片在源头生产、流通环节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劣质饮片流入市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中药材质量监测:多管齐下,深挖潜在风险?
中药材作为中药产业链的源头,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中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2024 年,国家药监局对部分药品生产企业、药材市场集散地或种植集中区的中药材开展质量监测,共监测 19 个品种 941 批次样品。在监测过程中,发现了诸如掺伪掺杂、外源性有害物质残留超限、种植采收及产地加工不规范等突出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降低了中药材的品质,还可能引入新的安全风险,如农药残留超标可能对患者的肝肾功能造成损害。通过对不同来源中药材的监测,监管部门能够全面掌握中药材的质量状况,从源头上控制中药质量风险,为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多方合力,构建中药质量保障长效机制?
2024 年国家药监局的系列检查行动,为中药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监管保障。然而,保障中药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家、企业和社会各方协同合作,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其中,国家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提高检测技术水平,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中药的行为。同时,加强对中药生产、经营企业的指导和培训,推动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意识和水平。
中药企业作为质量责任主体,应强化内部管理,严格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从源头控制原材料质量,优化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此外,企业还应加强自律,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检查工作,共同维护中药市场的良好秩序。?
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中药质量监督,发挥媒体、消费者的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中药质量保障的良好氛围。
展望未来,随着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质量意识的逐步提升以及社会监督的持续加强,我国中药质量将得到更有效的保障,中药产业也将迎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