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医药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为了控本并集中资源用于优势领域,药企纷纷选择抛售资产。2025年以来,大批药企集体业务剥离。
其中,CRO头部药明康德继2024年12月宣布出售美国、英国细胞业务后,2025年1月13日,公司宣布出售间接控股子公司药明合联7.17%的股份,从而获取超20亿元收益,这笔钱将用于加速推进全球产能及能力建设,吸引并保留优秀人才,持续强化公司一体化CRDMO(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组织业务)模式。
1月17日,药明康德又宣布,出售美国医疗器械测试业务,其将位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和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两个工厂出售给医疗技术测试、临床和监管咨询公司NAMSA,此次业务剥离旨在优化公司战略业务组合,使公司能够更加专注于并定位于在美国及其他地区对核心CRDMO业务进行进一步投资。同时,这一举措也加强了药明康德在药品领域的独特CRDMO模式。
和黄医药1月份宣布,拟作价44.78亿元出售上海和黄药业45%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把交易所得款项用于开发其内部管线,包括应用于其新一代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平台,并计划头个抗体靶向偶联药物(ATTC)候选药物将于2025年下半年进入临床试验。
1月15日,广济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公开挂牌转让湖北广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90%股权,交易对价为4479万元。公司称,其转让所持有的医药科技公司股权,有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符合公司整体战略发展需要以及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此外,还有一些药企选择出售医院,其中新华医疗在1月挂牌转让旗下山东新华昌国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55%股权,底价约1.13亿元。此前在2020年12月和2020年4月,新华医疗就已公开出售淄博淄川区医院西院有限公司70%的股权和南阳市骨科高新区医院有限公司80%的股权。
在业内看来,曾经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下,药企办医院掀起了热潮,以寻求新的增长曲线。但自2019年热度开始回落,加上疫情、集采政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过去药企办医院依赖药品销售获取利润的模式已难以继续,这也使得一些药企选择出售医院,形成了退出潮。
除了新华医疗以外,还有常宝股份、景峰医药、人福医药、华润三九、益佰制药等多家上市药企均有陆续转让旗下医院股权。
当前,入不敷出是药企的普遍现状,而“聚焦主业”则是行业的核心课题。业内指出,在当前的环境下,药企如果仍要维持高举高打模式肯定不能长久,而通过砍掉并不擅长的生产、销售条线,专注于研发领域,这或能够为药企提供更多的现金流以支撑未来的业务。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