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荣昌生物一则核心人员离职的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2 月 6 日晚间,荣昌生物公告称,何如意因个人职业发展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及首席战略官职务,并不再担任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的任何职务。
事实上,这并非荣昌生物头次面临核心人员的变动。自 2023 年起,公司核心成员就陆续离职。2023 年 5 月,负责新药临床前研发及生产运营管理的傅道田离职。到 2024 年 8 月,何如意职务从首席医学官调整为首席战略官,不再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直至此次辞去所有职务。至此,公司原核心技术人员仅剩房健民一人。
荣昌生物成立于 2008 年,主要从事抗体药物偶联物、抗体融合蛋白、单抗及双抗等治疗性抗体药物研发和生产,2020 年 11 月于港交所上市,被称为 “ADC 一股”,2022 年又在科创板上市。在 ADC 赛道中,荣昌生物曾经是重要企业,旗下核心产品之一的维迪西妥单抗还创下过单款药物海外授权的纪录。荣昌生物能有如此成绩,离不开何如意、傅道田等多名高级别专业管理人才的付出。
对于何如意的离职,荣昌生物方面表示,公司与何如意签有相关协议,不存在涉及职务成果、知识产权相关的纠纷或潜在纠纷,其离职不影响公司知识产权的完整性。何如意已完成工作交接,目前公司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研发工作均正常开展,原核心技术人员仍正常履行工作职责,不存在对公司业务发展、技术研发、项目进度等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况,现有研发团队及核心技术人员能够支持公司未来核心技术的持续发展。
然而,市场对此仍持有担忧态度。从公司业绩来看,作为一家创新药企,荣昌生物新药研发持续 “烧钱”,导致公司业绩持续亏损。2024 年虽已实现减亏,但仍预亏约 14.7 亿元。截至 2024 年三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为 6.65 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 2.6 亿元。2024 年,荣昌生物抛出了一份不超 19.53 亿元的定增募资计划,目前正等待交易所受理。
研发人员数量的变化也不容忽视。2024 年上半年,荣昌生物研发人员数量锐减近百人。2024 年 6 月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 1216 人,而在 2023 年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 1308 人。荣昌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根据外部竞争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动态对人员进行优化,未来会根据相关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创新药市场中,核心人员的稳定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分析人士指出,荣昌生物虽然强调团队协作、稳定研发投入及推进商业化进展,但核心团队的变动仍可能对公司的研发连续性、市场信心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未来,荣昌生物如何在核心人员离职的情况下,保持技术研发的优势,整合内部资源,提高研发效率,实现业绩的进一步增长和盈利,还需时间来给出答案,而市场也将持续关注荣昌生物在这场挑战中的表现。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