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环球医药 » 正文

3家医药行业企业更新了招股书,均存在诸多隐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2-06  浏览次数:12
近日,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星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医药行业企业更新了招股书。
 
  据悉,北芯生命于2023年3月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拟通过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目前已经历一轮问询,但仍未获得上会机会。
 
  禾元生物IPO申请于2022年12月29日获得受理,2023年1月19日进入问询阶段,截至目前已经历二轮问询,但迟迟未能上会。
 
  而天星医疗在2022年刚刚扭亏后便向上交所递表,拟于科创板上市。
 
  资料显示,北芯生命致力于开发为心血管疾病诊疗带来变革的精准解决方案。其IPO进展缓慢背后,是公司仍存在诸多隐忧。如公司连年亏损,累亏已超7亿元,两款核心产品虽为国内头款获批,但后续竞品已陆续上市,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同时,为公司提供主要营收来源的产品陆续纳入省份集采,产品价格腰斩,而公司以经销为主,或需面临渠道补差价问题。
 
  招股书显示,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北芯生命共有9个商业化产品,核心产品包括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产品FFR系统及IVUS系统。从收入结构看,FFR系统和IVUS系统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保持在95%左右,为公司业务基本盘。
 
  禾元生物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核心产品为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目前,临床应用的人血清白蛋白主要来自于血浆提取,其产量受血浆供应影响。而禾元生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转基因水稻中提取人血清白蛋白,实现“稻米造血”,其独特的技术路径也颇受资本市场关注。
 
  但是,目前禾元生物仍存在诸多隐忧。如公司核心产品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HY1001的商业化预期欠佳,面临技术、推广、供求三重压力,即使产品顺利上市扭亏仍道阻且艰。其次,公司实控人曾于Ventria Bioscience任职,该公司目前与禾元生物就核心产品HY1001产生的纠纷仍悬而未决,或对公司上市产生消极影响。
 
  招股书显示,禾元生物尚无商业化产品,目前共有8个在研药品。从业绩上看,公司归属净利润为亏损。财务数据显示,2021—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禾元生物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34亿元、-1.44亿元、-1.87亿元、-7859.2万元。
 
  天星医疗成立于2017年,主要从事运动医学植入物、有源设备及耗材,以及手术工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公司仍存在诸多硬伤。如公司核心产品均纳入集采,毛利率下滑,渠道补差价影响或仍待释放,业绩预期已明显转弱。其次,公司资产负债率低仍高比例募资补流,计划募资8.8亿元甚至高于公司总资产,其合理性有待探究。此外,公司头次递表前两个月存在多名股东突击入股的现象,目前公司估值已显著高于可比企业估值水平。
 
  招股书显示,主要产品为运动医学植入物、有源设备及耗材和手术工具。其中,运动医学植入物为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2021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植入物产品收入分别为0.58亿元、1.18亿元、1.89亿元、1.6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80.00%、79.80%、78.20%、75.81%。
 
  据悉,一直以来,天星医疗都存在“重营销、轻研发”的现象。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3658.62万元、3979.24万元、6610.79万元和4245.48万元,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2116.46万元、1829.86万元、3502.43万元、2677.02万元,销售费用显著高于研发费用。
 
  业内表示,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政策逐渐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这一转变旨在通过提高上市门槛、加强审核力度等措施,确保只有真正具备发展潜力、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企业才能成功上市。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