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指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该产业综合性强,由电子技术、医学、计算机领域共同发展构成,经过脑电波发现、电极阵列进化、手术机器人、计算机算法等系列进展后开始逐步步入应用普及期。近年来,随着AI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脑机接口迎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机构预测,2030-2040年脑机接口全球每年的市场规模可能在700亿到2000亿美元之间。
2025年以来,脑机接口板块再次受多重利好催化。1月11日消息,马斯克透露,其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已将脑机芯片植入第三名受试者体内,计划今年完成约20到30次植入。马斯克称,受试者“均运行良好”。
同时,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发布脑机接口五年行动方案。其中,北京制定的《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27年,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突破脑机接口电极、芯片、编解码算法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小型化高通量植入式传感器、高通道采集刺激一体化植入式芯片、植入式微型电池等产品性能达到国际水平等;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在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产品研发与创制、应用场景搭建等方面取得突破,技术创新体系逐渐完善。培育3-5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企业、100家左右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造1-2个脑机接口产业发展集聚示范区,实现脑机接口创新产品在医疗、康养、工业、教育等领域的规模化商用。
1月1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消息,根据《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规范》要求,国家药监局确定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 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脑电数据集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推荐性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订计划,并进行公示。
目前,包括爱朋医疗、创新医疗、三博脑科、诚益通等国内不少企业已展开布局。其中,医疗器械公司爱朋医疗正在开拓脑机接口相关创新业务,公司于2021年布局的麻醉深度监护仪产品,属脑电采集设备,运用非植入式电极采集脑电(EEG)信号通过数据处理应用于麻醉深度监测领域。目前公司在脑电麻醉深度算法方面实现了脑电时频分析技术和基于术中脑电特征的脑老化评估等新功能;爱朋医疗控股成立的深圳朋睿脑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则正在研发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多模态传感器技术及人工智能算法用于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产品,相关技术及产品尚在落地转化过程中。
券商纷纷表示看好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其中,光大证券指出,政策与技术持续催化,脑机接口行业进入爆发前夜;国泰君安则认为,我国将在未来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医疗领域的脑机应用或将在我国迎来可观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