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 正文

中医药行业秩序逐步恢复,建议关注头部中药OTC企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4  浏览次数:40
有机构指出,中医药行业秩序逐步恢复、基数影响减弱、叠加国企改革催化,具备估值改善机会。看好辨识度较高的品牌中药公司,建议关注头部的中药OTC企业,也建议关注头部中药处方药企业。
 
  分析人士表示,对于OTC头部企业来说,其竞争力不在价格而在于品牌力,比如华润三九重点打造的“999系列”、葵花药业的“小葵花”、羚锐制药的“两只老虎”等,这些品牌可以说是其在中成药同质化竞争中维持优质业绩的定海神针。
 
  数据显示,华润三九2024年三季度营收突破195亿元,同比增长6.08%,归母净利润达29.6亿元,同比增长23.19%,业绩保持良好稳健的增长态势。
 
  据悉,在品牌建设方面,华润三九坚持采取“1+N”品牌策略,不断完善公司品牌矩阵:在“999”主品牌的基础上,陆续发展“天和”、“顺峰”、“澳诺”等专业药品品牌;基于大健康行业的研究,相继推出“999今维多”、“三九益普利生”、“9 YOUNG BASIC”等品牌,拓展膳食营养补充剂领域;聚焦心脑血管等慢病康复领域,补充“昆中药1381”传统精品国药品牌;针对银发群体,特别是“银发青年”,推出“777”品牌及三七口服制剂等。
 
  有了扎实的“品牌+渠道”优势,华润三九还不断强化创新投入。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华润三九研发投入合计约5.12亿元,同比增长11.79%。
 
  羚锐制药2024年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27.59亿元,同比上升10.07%,归母净利润5.74亿元,同比上升23.1%。
 
  资料显示,羚锐制药是一家以中成药制剂、化药制剂为主营业务的药企,产品涉及骨病、心脑血管、儿科、抗真菌和癌性疼痛等治疗领域,主要产品包括通络祛痛膏、壮骨麝香止痛膏、丹鹿通督片、培元通脑胶囊、参芪降糖胶囊等。近年来,羚锐制药业绩表现较为稳健。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连续6年保持增长。
 
  从产品来看,贴剂产品是羚锐制药营收的大头,2023年该公司实现营收33.11亿元,贴剂产品实现营收20.47亿元,占比超六成。其中,2023年羚锐制药的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超三成。
 
  此外,太极集团近两年的业绩表现,彰显公司已经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数据显示,太极集团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22亿元,同比增长131.99%;营业收入156.23亿元,同比增长10.58%。
 
  具体来看,太极集团销售收入增长较大的核心品种有: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实现销售收入22.71亿元,同比增长45%;急支糖浆实现销售收入8.81亿元,同比增长67%;通天口服液实现销售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10%;鼻窦炎口服液实现销售收入2.61亿元,同比增长22%;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Ⅱ)(散列通)实现销售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55%。
 
  业内表示,从以上可以看到,太极集团主品战略再度推动公司强劲增长,无愧“中药OTC头部”称号。
 
  此外,分析人士表示,从布局思路来看,国资进场似乎也有一定优越性。如江中药业,近年来持续通过并购手段,补充完善咽喉咳喘、补益、康复、营养等品类,一步步成为胃肠领域OTC头部;昆药集团,着力布局老龄化赛道,致力成为银发经济健康一股,打造“777”品牌。
 
  有报告还指出,中药OTC行业仍然较为分散,具备巨大的整合空间。行业在集中度提升的同时,也将给中药OTC企业进一步提供巨大的业绩弹性。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