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两院一体+长护险”:更好为失能老人“护长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4  浏览次数:47
  德州市连续两年将推进居民长护险工作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依托乡镇卫生院闲置床位功能转换为长护床位改革契机,深入探索“两院一体+长护险”服务模式,打造起“医、养、康、护”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医保服务新路径。     “医护衔接”解决基层养老难题     “住在这里很舒服,天热了,每天都有人给擦身子。医生、护士每天都来巡房,看看我们有没有不舒服。要是感冒生病了,在一楼病房就能输液、理疗,好得快,如果感到胸闷气短的,还能第一时间做心电图,吸上氧。孩子们很放心,也有空出去打工干活了”,74岁的李大爷高兴地说。     李大爷是德州市齐河县祝阿镇訾庄村人,因脑溢血后遗症导致重度失能,过去由于经济原因一直由家属在家照顾,因为缺少专业的护理常识,老人臀部长期受压生有褥疮。有了长护险每月1000余元的机构护理补助,李大爷的家人不再为费用担心,第一时间为李大爷申请了长护险并入住祝阿镇医护结合体,经过2个月的精心护理,李大爷的褥疮恢复痊愈了,体重也由入院时的80斤增长到了100斤,每月2400元的机构费用个人仅需负担1350元,家属的生活照料和经济负担实现了“双减”。     作为齐河县实施“两院一体+长护”模式的典型代表,祝阿镇卫生院及养老院集“医、养、康、护”功能于一体,共设有养老床位100张,纳入长护险定点后,单设楼层开辟了长护专区,设有36张长护床位,并配有医生3名、护士6名、护理员14名。失能老人入住后可在长护区域享受长护险照料护理,平时有医疗区医生定期巡查、床旁检查,疾病时能够及时转入医疗区域规范治疗并可由医保直接结算,实现了失能老人护理、医疗“无缝衔接”,解决了基层群众诊疗不规范、养老负担重、失能养护难等问题。     “因地制宜”盘活基层医护资源     作为人员流出型城市,德州市农村地区空心化情况严重,乡镇卫生院业务量、收入持续降低,面临着医护人员流失、床位闲置、机构运转困难等困境。2023年以来,德州市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充分发挥长护险资金配置和购买服务的杠杆作用,有效利用现有乡镇卫生院床位和医护资源,寻找“公益”和“发展”的平衡点,重新激发了业务活力。     齐河县充分利用14处基层医护结合体,统筹基层医护人员组建了82支、323人的长护险护理团队,以“医师+护士+护理员”模式开展入住长护机构失能老人照护服务,以“村医+护理员”模式开展居家上门护理,实现了失能人群服务全覆盖,推进了基层医疗资源下沉,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业务范围和收入。     禹城市、宁津县借力社区适老改造工程,引导快乐玖好颐养院、鹤翔养老服务公司等长护险定点机构与乡镇卫生院、养老院建立业务托管合作,利用优质资源托管模式助推“两院一体”建设,由专业的管理人员、成熟的护理人员帮带乡镇卫生院,“嵌入式”延长服务链条,解决农村偏远社区专业化护理资源紧缺难题,改善基层乡镇“有机构、无人管”的窘境,为基层医疗、养老事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拓展了新空间。
 
关键词: 长护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