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 正文

市场规模有望达500亿美元,合成生物产业仍将处于政策红利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8-05  浏览次数:35
2010年之后,我国逐步加强合成生物领域的顶层战略规划,密集出台加快合成生物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机构表示,未来合成生物产业仍将处于政策红利期。
 
  合成生物学作为现代生物学与多学科系统融合发展而成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继“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生物技术革命。
 
  据悉,多地纷纷剑指合成生物。如7月12日,广州成立“合成生物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并落户海珠区。该联盟将承担服务合成生物成果转化、协同创新等功能。据悉,广州早在《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就提出发展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科学问题分析,抢占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制高点,以及部署针对合成生物威胁因子的相关侦测技术。
 
  此外,上海7月印发《关于加快“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支持开展面向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的前沿技术研究;《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 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更是提出,到2025年新增3至5家合成生物领域企业上市。北京则在5月印发的《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到,在合成生物等前沿技术领域中,北京将布局“核爆点”专项。
 
  据悉,河南省未来将着力构建“一核、五基地”为主体的生物经济发展布局,瞄准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积极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重点研发计划,建设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成果转化平台。
 
  合成生物学结合了生物学、工程学、计算机等多种学科,旨在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系统或重新设计现有的生物系统以实现特定功能。作为生物制造的核心,合成生物发展前景广阔。
 
  有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3年,全球合成生物学产业市场规模从53亿美元增长到超过17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达27%,预计在2028年将成长为体量近500亿美元的全球性市场。
 
  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企业加速布局,资本“热情”投入,合成生物公司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以深市为例,截至目前,创业板有110家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2万亿元,占创业板总市值占比接近13%。在生物医药领域,以华大基因、川宁生物、康弘药业、三元生物、卫光生物、金城药业等相关代表企业,积极用好用足资本市场工具,在基因检测、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如川宁生物自研自产打造合成生物学一体化优势。公司自2020年设立锐康研究院开展合成生物学产品研发,截至2023年末,公司已在化妆品原料、保健品原料、农业饲料及生物基材料等细分领域开展了10余个合成生物学相关产品开发。截至2024年7月,公司红没药醇、5-羟色氨酸、肌醇和角鲨烯均已进入生产阶段,公司生物经济业务产业化放量的业绩兑现期有望到来。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