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是国内医药行业的一大趋势。从2023年年报来看,国内头部CDMO企业70%以上收入来自于海外市场,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康龙化成、昭衍新药这四家公司的海外收入增速甚至高于国内收入增速。其中药明康德境外营收高达329.7亿元,占比达81.65%,说明其海外业务占比非常高,且增速明显。
从投融资市场环境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融资金额明显攀升,达到了470.7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了118%,而且与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实现了高达257%的同比增长。业内普遍认为,全球生物医药市场的这一强劲投融资表现,反映出海外需求的稳步复苏,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抵消跨国医药公司(MNCs)产能转移所带来的影响。
在订单增长方面,2024年一季度行业呈现出了积极趋势。药明康德在这一季度新增了超过300个客户,显示出其市场吸引力和业务拓展能力的强劲。同时,康龙化成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新签订单的增长率超过了20%。凯莱英则在询价指标、新签订单、在手订单以及订单与目标收入覆盖率等多个关键指标上均呈现出了积极的增长状态,充分显示了其订单管理的稳健和高效。
新形势下,业内认为,CXO应该推动海外营收来源多元化,从而降低对单一市场或客户的依赖,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并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更为稳定的营收基础。
目前,欧洲已经成为国内CXO四大头部增速居前的市场。从各大企业2024年Q1年报披露的信息来看,药明康德2024Q1来自欧洲客户收入同比增长3.9%,药明生物2023年欧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01.9%,占公司收入比例提升至30.2%(2022年为16.7%),凯莱英2023年来自欧洲市场客户收入同比增长57.11%,康龙化成2023年来自欧洲客户(含英国)的收入同比增长24.35%。与地缘政策关联度低的长尾客户占比提高,康龙化成2023年来自于中小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11.96%,占营业收入85.07%。凯莱英2024Q1来自中小制药公司收入9.18亿元,占营收比重65.57%(2023年为36.26%)。
此外,2024Q1,为了有效应对潜在的脱钩风险,国内CXO企业正积极加强全球业务拓展(BD)和客户访问。这一战略的实施导致企业销售费用有所增加,但有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更广泛的业务网络。同时,为了抓住市场机遇,不少企业还在高景气的细分赛道如抗体偶联药物(ADC)、多肽、寡核苷酸以及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积极布局,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例如,药明康德在今年1月份曾宣布,其位于江苏常州及泰兴两个基地的多肽生产车间正式投产,多肽固相合成釜总体积提升至3.2万升;在2024年一季度业绩会上,药明康德透露,公司寡核苷酸和多肽业务一季度增长43%,一季度末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10%。
诺泰生物同样在加强多肽业务的产能建设。据国盛证券研报,诺泰生物云港工厂已有2个多肽原料药生产车间,其中第三代车间(106车间)已投产,司美格鲁肽等多个长链修饰多肽原料药单批次产量已超10公斤,多肽原料药总产能已达吨级。
凯莱英则设立合成生物技术研发中心(CSBT)并已建立成熟的从分子生物学(重组表达)开始的一站式合成生物服务能力,目前主要聚焦于制药及生命科学领域。公司已搭建完成合成生物技术平台,具有深厚基础学科研究及技术积累,并可拓展至其他广泛应用领域。
据民生证券统计,中国CXO人效相比国外头部公司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药明康德、药明生物、九洲药业、昭衍新药2023年人均创收超过或接近100万元,海外CXO人均创收一般在100-300万元区间。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