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2023年,医药领域垄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案件罚没约17.72亿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1  浏览次数:20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反垄断局)发布《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全年共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27件,罚没金额21.63亿元;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39件;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797件。
 
  根据附件的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23),2023年,新立案调查垄断协议案件16件,办结16件,罚没金额合计2.94亿元。其中,医药领域有2件垄断协议案件,罚款合计9658.1万元。案件名称分别为上海旭东海普、天津天药科技涉嫌达成并实施分割销售市场的垄断协议案,北京紫竹医药经营有限公司垄断协议案,罚没金额分别为5705.58万元、1264.35万元。
 
  其中在2023年5月24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北京紫竹医药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竹医药)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案作出处罚决定,责令紫竹医药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2020年度中国境内销售额2%的罚款,共计1264.36万元。本案所涉商品为金毓婷和毓婷(左炔诺孕酮片1.5mg、左炔诺孕酮片0.75mg×2),均为口服紧急避孕药。
 
  2023年,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11件,罚没金额18.69亿元。其中,医药领域案件5件,分别是东北制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天津金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远大医药与武汉汇海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江西祥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上药生化等四家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累计罚没金额合计17.02亿元。
 
  从单个案件的罚没金额来看,上药生化等四家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罚没金额居前。
 
  2023年12月13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上药生化、武汉汇海、武汉科德和民康制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上述4家企业停止违法行为,罚没款合计12.19亿元。包括:对上药生化没收违法所得3.38亿元,并处其2022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1.24亿元;对武汉汇海没收违法所得4758.02万元,并处其2022年度销售额8%的罚款1110.92万元;对武汉科德没收违法所得6.16亿元,并处其2022年度销售额8%的罚款7252.43万元;对民康制药没收违法所得204.57万元,并处其2022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743.98万元。本案所涉商品为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碳青霉烯耐药革兰氏阴性菌导致的急慢性感染。
 
  案件查处后,市场监管部门推动医保等部门及时采取约谈药企等措施,下调涉案药品价格,降低国家医保支出。以上药生化案为例,推动涉案的硫酸多黏菌素B注射液降价95.8%,每年减少用药费用38亿元。
 
  对于医药行业而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至关重要,有利于推动整个产业优化升级、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随着反垄断显现威力,垄断控销、虚增成本的虚高药价将会回归正常水平,更好地维护患者的健康利益。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