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前沿科技 » 正文

该药企的AI大模型计划于四季度投入商业运营,将赋能包括减肥药等新药研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4  浏览次数:29
5月30日,泓博医药在互动平台上表示,报告期内,公司PR-GPT项目进展顺利,算法优化、生物医药语言训练工作正有序推进,知识问答、药物分子生成、药代动力学及毒理性质预测等功能已上线进行内部测试,并具备了初步功能,计划于今年四季度投入商业运营。
 
  据了解,博济医药自主搭建的PR-GPT是一种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其模态主要包括文本信息和图片等方面。PR-GPT从大量数据中学习语言规律和知识,能够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新的药物设计信息。
 
  2023年下半年以来,公司的PR-GPT项目进展备受投资者关注。
 
  例如,2024年1月9日,泓博医药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2023年度新购了8块英伟达A800芯片,PR-GPT大模型已完成本地化部署,正在进行后续的算法优化、应用场景开发、新生物医药语言训练工作,部分Demo功能已上线进行内部测试。
 
  2023年12月13日,投资者关注公司PR-GPT与其搭建的AIDD(人工智能药物设计)技术平台的关联有哪些。公司表示,PR-GPT与AIDD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两者都归属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大家庭,共享着一种基于数据驱动所获得的预测能力。二是,PR-GPT可以作为AIDD的补充,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提供语言描述的生成和理解,协助科学家解读模型的输出结果,以及生成和优化药物设计策略。总结来说,PR-GPT和AIDD虽然专注的模态不同,但都是其AI技术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并且能够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公司在AI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2023年12月12日,针对投资者提问的“请问公司的AI大模型PR-GPT大模型与KD-GPT大模型有什么区别”,公司回复称,两者运用的专业领域不同,PR-GPT主要应用于药物化学设计领域。
 
  此外,2023年12月8日,有投资者向泓博医药提问, 2035年估算全球将有近40亿人有肥胖问题,市场巨大,各大药企也在全力研发减肥新药。请问一下,贵公司的ai的计算有参与到减肥药的筛选研制过程中吗?对此,公司回复称,未来随着公司PR-GPT的上线,将为公司构建更具竞争力的AI研发制药平台,赋能新药研发包括减肥药在内的各个治疗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泓博医药是一家新药研发以及商业化生产一站式综合服务商,主营业务涵盖药物发现、工艺研究与开发以及商业化生产。
 
  在近年来大热的减肥药领域,公司曾表示其团队具备液相多肽合成(LPPS)及固相多肽合成(SPPS)能力。
 
  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约4.9亿元,同比增加2.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762万元,同比减少44%;基本每股收益0.35元,同比减少55.7%。公司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3股派3.3元(含税)。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