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癌症,人们总是想到绝症。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癌症已经不是绝对不可治愈的疾病,尤其是在发病的初期就能够发现的话,能够大大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因此,各国都把癌症检测设备的作为医疗领域的突破重点。
现如今,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就有1200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患者。在我国,肿瘤的发病情况也不容乐观。我国癌症患者的数量不断上升,网上光为流传的“癌症村”的地图更是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国内癌症发病率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杀手之一。近20年来,我国肿瘤死亡率上升了29.42%,肿瘤的发病率约为200/1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达220万人以上,在治患者600万人以上。
但是我国的癌症早期检测设备还是严重依赖进口,高昂的检测费用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也造成了无法及时在初期发现病征。
日前,重庆市研制成功新型晶体——“高品质硅酸钇镥晶体的研发及产业化”,可使用于早期肿瘤诊断的医疗设备国产化。目前全国仅少数三甲以上医院拥有用于癌细胞检测的医用PET机,且全部依靠进口,一台设备购买费用达上千万,单次检测费用为数千元。相关负责人指出:“设备国产化后,设备的生产成本和运行成本会随之大幅降低。”如果获得医用许可,就会改变医用PET机目前全部依靠进口的局面。新设备每次检测时间可以缩短约三分之二,注射药物量也能大幅降低,进一步确保被检测者的健康。
这一项目的研发成功,将大大推动了癌症检测设备国产化的进程,为我国在癌症诊疗领域做出突出的贡献,也将成为广大患者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