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新疆和田地区召开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20  浏览次数:18
  5月12日,新疆和田地区召开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大会,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药(民族医药)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聚焦和田地区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探讨加快推进和田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链融合发展。     与会4位院士、专家围绕肉苁蓉产业发展、道地药材品质提升等领域,分享经验和观点,理清发展思路和方向。     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主任、肉苁蓉研究首席专家屠鹏飞说:“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非常干燥,光照很强,温差很大,特别适合沙性中药材的种植,比如说肉苁蓉,本身就是我们和田的道地中药材。”     会上,启动了新疆中医药(民族医药)和田中心、和田市新疆中药交易平台、新疆和田中医药(民族医药)融媒体中心及新疆和田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宣传年活动。和田市人民政府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政府、江苏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就中药材产业发展深度合作缔结友好城市;于田县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签订共建肉苁蓉研究院协议。于田县、和田市等县市与14家企业进行签约。     目前,和田地区已建成洛浦县、和田市2个中医药产业园区,引进一大批知名药企落户,拥有国药准字号药品12个,产品涵盖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等多个系列,其疗效被广大群众认可并畅销全国。     和田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骆红梅说:“和田地区坚持把发展和田中医药民族药产业摆在重要的位置,纳入和田地区‘6+2’产业集群战略,推动形成了以肉苁蓉、玫瑰花为主的48万亩中药材种植规模,建立了中医诊疗体系。”
 
关键词: 中医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