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健康上海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解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11  浏览次数:25
  一、《健康上海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制定的背景是什么?     癌症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近年来一直是本市居民的第二位死因,社会及经济负担沉重。国家层面,将癌症防治工作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重要政策文件,并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15个专项行动中设立“癌症防治行动”。本市按照国家要求,同步将癌症防治工作纳入《“健康中上海2030”规划纲要》《上海市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长期规划(2018-2025年)》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予以推进。为切实落实国家和本市癌症防治任务和要求,切实保障癌症防治行动落地生效,制定本方案。     二、《实施方案》有哪些主要特点?     《实施方案》坚持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基于国家要求,对标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强化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和能力建设,切实提升癌症防治成效,保障市民健康。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强调多部门协作和社会参与。《实施方案》由多个部门联合印发,明确提出要加强多部门协同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各项策略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实施方案》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癌症防治,推动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集中各方力量为推进癌症防治提供支持和保障,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癌症防治工作。     二是结合上海实际,融合既有成熟防治策略和模式。结合本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实施和医联体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质量发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重要任务,提出符合上海城市特点和市民健康需求的防治策略和模式。     三是注重科技赋能,强化信息化支撑,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多种常见癌症及其他主要慢性病综合风险评估和筛查,强化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提升防治水平和效率效果。     三、《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含什么?     《实施方案》共十部分二十六条:     第一部分主要目标。对防治体系建设、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及规范诊疗水平提升、发病率和死亡率控制提出了到2030年的目标。明确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59%,“常见恶性肿瘤诊断时早期比例”达到42%的要求。     第二部分完善癌症综合防治服务体系,包括完善高质量癌症防治体系和加强癌症防治机构协作。强调医防融合,提出“医防融合、分级诊疗、全程服务、规范管理” 综合防治体系和“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公众”“四位一体”的上海防治模式。     第三至第九部分为主要措施,包括开展癌症危险因素控制行动,完善肿瘤综合监测体系,优化筛查长效机制促进癌症早诊早治,规范癌症诊疗、推进康复指导和安宁疗护,促进中西医结合创新、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救助救治保障、加快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创新成果转化。如,依托家庭医生、医联体临床转介等途径,结合慢性病社区管理等制度,通过推进区级医院 “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安宁疗护服务等建设,在癌症高危人群识别、早诊早治、社区康复指导和安宁疗护等措施中实现医防融合,开展包括健康教育、癌症风险评估和干预、规范转诊和追踪、合理使用抗癌药物、随访管理和安宁疗护等在内的癌症全程健康管理。     第十部分组织实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结合国家和本市慢性病相关考评,开展动态评估和督导,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全面实现防控目标。
 
关键词: 癌症防治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