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市药企2023年年报的披露,相关公司的研发投入也陆续揭晓。目前来看,包括复星医药、上海医药、君实生物和长春高新等药企的研发投入较高,也在报告期内陆续收获了一些创新成果。
复星医药:研发投入59.37亿元
2023年年度业绩公告显示,复星医药2023年的研发投入为59.37亿元,同比增加0.88%;其中,研发费用为43.46 亿元,同比增加1.02%。截至报告期末,该集团的研发人员超过3400人。
报告期内,汉斯状、汉曲优(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及曲妥珠单抗原液、苏可欣(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及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023年3月正式执行)的欧泰乐(阿普米斯特片)和奥康泽(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收入快速增长;同时,汉斯状(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旁必福(盐酸依特卡肽注射液)、倍稳(盐酸凯普拉生片)、珮金(拓培非格司亭注射液)、一心坦(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多个新品种/新适应症获批上市。此外,目前公司主要在研创新药、生物类似药项目超过70项(按适应症计算)。
上海医药:研发投入26.02亿元
上海医药2023年研发投入26.02亿元,占工业销售收入的9.91%,年报显示,公司工业板块贡献利润21.16亿元。
报告期内,新药在研管线已有68项,其中创新药55项,改良型新药13项。目前,已有3款1类新药提交pre-NDA或上市申请,4项处于关键性研究或临床III期阶段。其中,I001片是新一代口服非肽类小分子肾素抑制剂,其目前已有3个适应症处于临床试验中后阶段。其中针对高血压适应症的NDA上市申请已于2023年6月获受理,有望为广大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提供更丰富的治疗手段;X842是公司引进的1类新一代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断剂(P-CAB)口服新药,反流性食管炎适应症的NDA上市申请已于2023年2月获受理。目前,P-CAB有望打破抑酸市场PPI垄断的局面。
君实生物:研发投入近20亿元
君实生物研发投入持续居高不下,总投入达到19.37亿元,较上年下降18.74%,且占营收比重也明显下降,但依然远高于该公司的整体收入水平,达到营收的128.95%。
公司4月初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拥有在研管线药物50余项,覆盖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慢性代谢类、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五大治疗领域。在研药物的治疗范式也从单抗类药物持续扩展至包括小分子药物、多肽类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药物、核酸类药物等更多类型的药物研发,以及针对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下一代创新疗法的探索。
长春高新:研发投入24.19亿元
长春高新2023年研发投入达24.19亿元,同比增长45.46%;占营收的比例也从13.17%增长至16.61%。其中,研发费用为17.23亿元,同比增长26.85%,主要在研项目包括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适应症拓展、用于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的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注射用金纳单抗等。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