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3年一季度,降本控费仍是药企的一大课题,企业有关裁员、关停工厂等消息不断传来。
人员调整或减员方面,据业内统计,截至4月1日,共有超50家药企裁员,包括跨国药企拜耳、百时美施贵宝、GSK、武田制药、辉瑞、罗氏等,以及本土药企如联拓生物等。
不少药企裁员百人以上。例如,Lonza(龙沙)年底被传出将关闭广州工厂的消息,伴随的是裁员300人。龙沙2024年1月发布的2023年年报证实了关厂的消息,并指出理由是全球产能布局战略调整。这次宣布关闭的工厂位于广州黄埔知识城,是龙沙在中国的第三个工厂。总投资超1亿美元,2021年投入使用,运营的时间不超过3年。此外,龙沙在中国还有两家工厂,分别是广州小分子CDMO与健康原料工厂(南沙)、苏州胶囊工厂。龙沙的2023年年报还提到,其生物制剂部门将在中国保留一个商业销售机构。
同时,还有百时美施贵宝在完成斥资数十亿美元收购Mirati两个月后,在加州总部裁员252人;CureVac放弃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削减成本,约150名员工同意自愿离职;武田关闭奥地利AAV基因治疗工厂的生产和研发业务,伴随190名员工被裁;山德士关闭北卡罗来纳州威尔逊的主要工厂之一,在10月4日之前解雇213名员工。
还有部分药企计划大比例裁员。例如,Affimed裁员一半,解散临床前开发团队,所有资金用于临床阶段项目。AlloVir试验失败,计划裁员95%,将主要在今年一季度进行,并于4月15日结束。
除了裁减员以外,有关药企关停工厂、破产的消息也不断出现。
国内的,例如,今年1月8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受理了博际生物的破产清算一案,这也是国内头例公开破产清算的biotech;2024年2月,联拓宣布开始关闭业务,出售管线资产,并从纳斯达克退市。
跨国的,例如,武田关闭奥地利AAV基因治疗工厂的生产和研发业务;ObsEva决定逐步关闭业务并解雇所有员工;山德士关闭北卡罗来纳州威尔逊的主要工厂之一,在10月4日之前解雇213名员工。
从上述药企的动作来看,不少公司是为了“节流”,但也有的是因为药物临床试验失败。
例如,2023年12月22日,专注于同种异体T细胞免疫疗法的AlloVir宣布,停止其核心产品Posoleucel的三项全球3期临床试验,公司将探讨战略替代方案,可能包括合并、出售、资产剥离、许可或其他战略交易。
据悉,Posoleucel是一种实验性的多病毒特异性T细胞疗法,针对免疫功能低下个体的六种病毒病原体,包括腺病毒(AdV)、BK病毒(BKV)、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人疱疹病毒-6(HHV-6)和JC病毒(JCV)。AlloVir停止的3项临床试验,分别是用于预防多种病毒引起的感染或疾病,治疗病毒相关的出血性膀胱炎(vHC)和治疗腺病毒(AdV),但经三个独立数据安全监测委员会(DSMB),对临床数据进行审查后认为,每项研究都不太可能达到主要终点。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