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晚间,创业板医疗器械公司凯利泰发布2024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0万元~1200万元,同比下降83.98%~89.32%。
对于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公司称,国家脊柱类高值耗材带量采购政策于2023年度在各个地区逐步落地实施后,公司的各主要骨科业务如椎体成形、脊柱微创、射频消融、创伤类产品均受到带量采购的影响,该些集采范围内产品的销售价格大幅下降。本报告期公司的骨科业务即受到骨科带量采购政策执行后的全面影响,考虑到上年同期脊柱类带量采购政策尚未全面落地实施,预计本报告期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较2023年一季度将大幅下降。
据了解,在骨科领域,早在2021年9月,骨科耗材国家集采就已开启,本次集采产品为初次置换人工全髋关节、初次置换人工全膝关节,共有5804家医疗机构参加,首年意向采购量54万套,占全国医疗机构总需求量的90%,采购周期为2年。集采过后,产品价格大大降低,拟中选髋关节平均终端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平均降幅80%。人工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幅82%。
2022年9月,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产生中选结果,此次集采平均降价84%。本次集采根据颈椎、胸腰椎手术的需要,覆盖颈椎固定融合术、胸腰椎固定融合术、椎体成形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形成14个产品系统类别。
2023年11月30日,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集采覆盖人工晶体、运动医学相关高值医用耗材。据悉,此次集采覆盖人工晶体、运动医学相关高值医用耗材30个品种,集采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约70%。
业内指出,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长期以来都被跨国企业垄断,除创伤类产品基本实现国产替代外,脊柱、关节以及运动医学产品目前仍被进口产品占据主要市场地位。随着高值医用耗材等集采政策逐步落实,有望加快关节、脊柱等医用耗材实现国产替代,给头部企业带来新机遇。
不过,短期来看,受集采降价的影响,相关企业业绩承压明显。实际上,不止凯利泰,骨科耗材头部公司威高骨科在2023年度主要财务数据预披露公告中也提到,2023年受国家骨科高值耗材带量采购降价影响,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导致主营业务收入及毛利率同比显著下降,公司整体经营业绩面临较大压力。2023年度,公司营收净利双降,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12.84亿元,同比下滑37.61%;实现的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下滑81.29%。
而随着骨科带量采购影响的深入,以及企业业绩的下滑,这些公司也在积极进行业务拓展。如威高骨科在2023年8月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中提到,未来业务拓展方向集中在新材料、新领域、数字化骨科、新术式等。新材料方向主要是对关节陶瓷材料、活性骨修复材料、多孔钽金属等材料的研发;新领域主要是神经外科、骨科康复领域的布局;数字化骨科主要是3D打印的定制化产品,术前规划软件、术后评价系统、脊柱、关节的手术机器人等;新术式则主要关注手术微创方向。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