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一种名为MicroRNA-26a 的miRNA通过靶向IL-6-Stat3信号通路,参与了肝癌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相关研究论文已被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最新影响因子11.665)接受并在线发布。
复旦大学的钦伦秀(Lun-Xiu Qin)教授和董琼珠(Qiong-Zhu Dong)博士是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钦伦秀教授是主要研究方向为肝癌转移复发的机理及其防治。现为973首席科学家、 “教育部肝癌转移机理与防治创新团队”带头人,迄今发表论文近100篇。
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长约19-25个核苷酸(nucleotide,nt),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与动植物的组织器官发育、细胞分化和凋亡、胰岛素分泌、脂肪代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其表达异常会导致肿瘤等重大疾病。目前已知多种miRNA与肿瘤的发生、分化程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近来有研究发现miR-26a下调与癌症的不良预后存在关联,然而却并不清楚其分子功能机制。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miR-26a在肝癌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发现在肝癌组织中miR-26a往往下调,且与肝癌复发及转移存在相关性。通过功能获得性和功能缺失研究,研究人员证实miR-26a在体外显著抑制了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此外,miR-26a诱导了肝癌细胞G1期阻滞,并促进了细胞凋亡。在负荷人类肝癌的裸鼠模型中,研究人员证实miR-26a抑制了肿瘤的生长与转移。
在进一步的机制研究中,研究人员将Interleukin-6 (IL-6)确定为miR-26a的靶点。他们证实在肝癌细胞中抑制IL-6可获得与miR-26a诱导相似的效应。相比之下,IL-6治疗可以消除miR-26a上调诱导的效应。此外,miR-26a显著抑制了Stat3靶基因如Bcl-2、Mcl-1、cyclin D1和MMP2的表达。IL-6治疗可以对抗这一效应。借助shIL-6抑制IL-6,研究人员发现其诱导了对p-Stat3和主要靶基因的表达抑制效应,与miR-26a诱导效应相似。在肝癌细胞中,IL-6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与miR-26a呈负相关。
此外,肝癌组织中高表达miR-26a或低表达IL-6的患者具有较好的预后,及更长的总生存期(OS)和复发时间(TTR)。多元分析结果表明,miR-26a、IL-6及组合是肝癌患者总生存期和复发时间的独立预后指标。
新研究结果表明,miR-26a可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来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从而为肝癌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潜力的预后标记及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