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 正文

跨国药企关注:新型释药系统喜与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04  浏览次数:147
世界型制药公司不约而同地保留对新释药系统的技术支持与热情。新释药系统的创制已经吸引我国一批药企的关注,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对新释药系统、技术和设备、装置、辅料等相关产业的支持力度,将成为推动制剂新技术发展的一大关键。

新释药系统,制药企业,新制剂技术,跨国药企关注:新型释药系统喜与忧

    尽管世界型制药公司相继削减研发费用,或关闭研发中心,但这些公司却不约而同地保留对新释药系统的技术支持与热情。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新释药系统的美国市场规模约为1535亿美元,与2006年的744亿美元相比,年增长率约15.6%,对于追求研发周期更短、临床风险更小、产品利润更大的原研药厂,新释药系统的价值毋庸置疑。

    释药系统(又名给药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就是具有特殊药物输送功能的药物制剂。在新化学实体药物频频“灭灯”的今天,新型释药系统可谓异军突起,这也是为什么IPCP2012年会上,有关释药系统的前沿报告占据工业药学会场总报告数的八成以上的原因。纳米给药系统、缓控释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无痛注射给药系统等新兴领域既抢足眼球,又引发遐想:下一个重磅炸弹会否花落其中?

    制剂崛起

    “新释药系统的开发非常符合我国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长期从事创新药物制剂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北京大学药学院张强教授指出,获批新药的特殊制剂一般也是新释药系统,国内多个DDS上市后年销售过10亿元,说明除API外,制剂产业对我国医药市场的贡献同样巨大。

    事实上,如ABRAXANE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纳米微粒紫杉醇注射制剂)、凯时(注射用前列地尔乳剂)、力扑素(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等纳米制剂,凭借可圈可点的上市后表现,为新型给药系统的开发商们开了一个好局。以NanoCrystal技术开发商Elan为例,包括Rapamune在内的五个纳米结晶技术产品在FDA连续获批,一方面表现出国外审评机构对纳米技术用于难溶性口服药物前景的认可,另一方面也展示出口服纳米给药系统的发展速度之快,有可能成为未来DDS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难溶或不溶性药物的吸收率一般较差,制成口服纳米系统后,首先解决的就是溶解度的问题,其次还可能具有改善生物利用度等作用。”张强表示,由于口服制剂先接触到的是胃肠道,穿过胃肠道的黏膜屏障后才能暴露在血液中,因此开发起来难度较注射给药系统相对要低一点,在新药通过率越发困难的环境下,口服纳米制剂能快速通过FDA的审批,与其本身的特性有很大关系,张强预计,近期还会有口服纳米制剂获批上市。

    目前,新释药系统的创制已经吸引山东绿叶、四川科伦、江苏扬子江、陕西力邦等一批药企的关注,他们普遍希望借全球化竞争的“东风”,抢占释药技术这一制高点。但是企业也面临一些困惑,以纳米制剂为例,我国虽然在纳米医药领域的基础研究方面基本接近和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尤其在纳米材料的合成、纳米生物医学研究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但成果从实验室到车间的转化却显得步履维艰。

    转化短板

    “以前不管是研发环节,还是生产环节,国内企业对制剂设备与人才都重视不足。”一位与会专家指出,像溶液、注射液这类制剂,只需经过溶解等简单物理过程,到车间放大也比较容易,但现在很多的新释药系统,如缓释制剂、微球、脂质体等,包含的新技术越来越多,到产业中做简单的放大就会有难度。

    在欧美,一些专门的制药机械厂家会根据实验用的小型仪器原理,设计出配套的中试仪器及大型仪器,方便成果从实验室向车间的过渡。更为重要的是,博士生毕业后到车间从事工业化研究和管理的情形比比皆是,除了研发以外,制药公司的生产线上其实更需要这种既对工艺流程十分了解,又能改进制剂生产工艺的高级技术人员。

    “这类专业的工程技术员是上下游对接的一个有效加速剂,成果来了该有怎样的仪器设备与之匹配,制剂工艺的改动该如何放大等等,都需得到这些岗位人员的技术支持。我们的高校或是企业都缺乏培养这方面人才的意识。”上述专家说。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片剂剂量从100mg增加到200mg,看上去好像不是很大的问题,但就可能做不成片剂,因为剂量增加后,辅料的比例如果保持不变,片子就会很大。”张强也指出,处方或工艺上看似很小的一个改变,到了中试和放大就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必须要有现实的东西与之配套,否则新制剂将陷入无法生产的困境。

    此外,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对新释药系统、技术和设备、装置、辅料等相关产业的支持力度,将成为推动制剂新技术发展的一大关键。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新释药系统关键技术和技术平台获得了863等国家科技计划的部分支持,但“十二五”基本中止,且具体的创新品种缺少专门支持。目前,“十二五”的重大新药创制第一批课题启动了辅料项目,重要的制剂创新项目仍有望进入下一批的申请指南。有专家指出,新制剂产品无法享受与新药同等的待遇、工艺专利难以获得认可等系列现实或成为左右企业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新型释药系统已成为制药企业争相抢占的制高点,尤其是原研药厂,但长期以来制剂设备和人才的短缺又令释药系统的创新显得尤为困难(生物谷Bioon.com)


(责任编辑:yangtao)

分享到:

   

    第三届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 | 2013生物制药工程论坛 2013年5月15-16日 中国上海

    临床POCT与生物应急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2013年4月9-10日 中国上海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