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 正文

单抗药物厂商加速差异化、多样化布局,或将带动生物反应器市场需求增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1-08  浏览次数:64
在肿瘤免疫治疗时代,以PD-1/PD-L1为靶点单克隆抗体药已经成为全球争相抢占的战略制高点。尽管这两年随着全球投融资环境趋紧、创新药政策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赛道初现降温迹象,已逐渐进入存量比拼时代。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PD-1/PD-L1抗体药物市场规模约为387.64亿美元,获批上市的PD-1/PD-L1抗体(包括双抗)共计22款。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有11款PD-1药品上市,获批适应证数量超40个,且有4款PD-1药物的多个适应证已纳入国家医保。
 
  在市场“内卷”加剧的背景下,PD-1/PD-L1药物厂商需要努力打破靶点同质化,在获批适应症数量及差异化上精耕细作做文章。
 
  业内指出,在联合用药层面的探索、多样化的适应证布局、以及向海外市场推广等是国产PD-1厂商进行产品差异化商业布局的重要策略。
 
  例如,今年6月,信达携手荣昌开展PD-1迪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达伯舒)与两款ADC药物RC88、RC108的联合治疗,评估联合用药方案在中国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疗效。
 
  民生证券表示,2020年以来,PD-1/PD-L1联用ADC治疗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试验也逐步开展起来,并且呈现出试验越来越多、开展越来越快的趋势,或将成为PD-1/PD-L1未来新“战场”。
 
  而随着单抗药物加速差异化、多样化布局以及未来的商业化进程加快,上游的生物反应器等设备需求也有望持续扩大。
 
  生物反应器是指用于微生物和细胞体外培养,通过生化反应或生物自身的代谢等来获得各种目标篇产物、 药物的装置。
 
  在国内,国内单抗生产大多采用的是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该设备广泛用于疫苗、抗体、重组蛋白、细胞治疗的生产,相比传统不锈钢设备,可缩短生产周期(厂房建设时间缩短1年左右)、综合/单位成本显著下降(-25%至-67%)、工艺转换方便,提升空间较大。
 
  不过,从国内一次性生物反应设备及关键试剂耗材的市场格局来看,主要依赖进口厂商,国产企业目前厂商主要以东富龙、乐纯生物和武汉赛科成为主。
 
  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今年曾在交流会上表示: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的控制器和中空纤维过滤器的技术含量较高,因此还要一点时间培养(中国供应商),其认为,如果说欧美供应商能打90分的话,国产差不多是60分,能用、但还有进步空间。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实现供应链稳定可控。”可见国家高度重视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要求围绕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的关键技术、核心装备、新型材料开展攻关,提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强协作,开展关键技术产品攻关,补齐产业链关键短板。
 
  随着利好政策的支持,国产一次性生物反应设备及关键试剂耗材企业或加快研发,突破“卡脖子”环节,未来国产替代进程加快。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