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裁员、剥离子公司……2023年下半场跨国药企如何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0-11  浏览次数:88
 2023年的下半场跨国药企如何走?很多药企已经做出调整。据悉,9月以来,不少跨国药企经历了裁员、剥离子公司、整合业务等巨大变化。
 
  如9月14日,强生宣布将旗下医疗科技和制药两大业务将整合至强生名下。未来,强生公司的两大业务将更紧密地联结在强生品牌下,公司制药业务杨森将更名为强生创新制药(Johnson & Johnson Innovative Medicine),强生医疗科技(Johnson & Johnson MedTech)则保持不变。
 
  未来,强生制药将更加专注于肿瘤、免疫、神经、心血管、肺动脉高压和视网膜等领域,开发前沿药物。在人员架构方面,强生也曾在去年表示,由于经济压力和消费者健康业务的分离计划,强生可能会适度削减员工人数。
 
  9月15日,诺华宣布,10月4日正式分拆其主营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的子公司山德士。据悉,在剥离山德士这件事上,诺华用了近5年时间。至于诺华为何要全面出售山德士,有分析人士指出,诺华要专注于创新药是主要原因,因为创新药的盈利能力要比仿制药高得多。
 
  数据显示,2022年,诺华创新药的收入为412.96亿美元,占了其总收入的81.70%,核心经营溢利达到152.37亿美元,是山德士核心经营收益的8倍。就盈利能力而言,2022年创新药业务分部的核心经营利润率达到36.90%,而山德士只有20.58%。公司创新药的核心经营利润率在近几年显著提升,与大致上停滞不前的山德士逐渐分化。这显示诺华的创新药盈利能力正在不断提升,这主要得益于其产品组合的扩大和优化。
 
  据悉,当前部分跨国药企则面临着离职潮。如基因测序企业因美纳则因业绩不佳换“老将”。公司在9月2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已离职。而在前一天,沃特世(Waters)宣布,任命李庆担任公司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因美纳解释道,全球通货膨胀、汇率、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市场竞争等诸多因素造成业绩不佳。如今“老将”李庆已走,挑战仍在,因美纳下半年业绩能否有所回暖仍未可知。近期,葛兰史素克(GSK)也宣布高级副总裁兼研发主管John Lepore博士离开公司。此外有媒体9月10日报道,阿斯利康CEO可能最快于明年离职。
 
  相对于离职潮,部分企业展开裁员潮。如9月15日,据路透社报道,拜耳CEO比尔·安德森(Bill Anderson)正考虑削减管理层,具体计划将在最近的内部战略会议上提出。除了拜耳,美国医药公司渤健在7月份就宣布实施“Fit for Growth”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在2025年前节省10亿美元运营费用,其中计划将裁员约1000人。
 
  分析人士指出,对于跨国药企而言,2023年裁员是一大“关键词”。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精简运营成本也将是跨国药企2023年的重要目标之一。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6月22日,今年累计已有91家药企(分月份按次统计,不去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裁员,比2022年上半年的60家增加了51.7%。裁员名单中不乏辉瑞、强生、BMS等大型跨国药企。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