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国家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透露出强烈的医药创新信号。业内表示,坚持高质量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未来发展必须遵循的整体方向。
据了解,近年来国产创新药物在全球生物医药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原创新药对全球医药产业的贡献度持续增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自从2008年,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启动以来,已累计有近80个1类新药研制成功,获批上市;100多个中国研发的新药在欧美启动临床研究,国产创新药物在全球生物医药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国内创新药出海也逐渐成为常态。有数据显示,2010-2019年,国产创新药出海项目累计首付款近9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仅58.3亿美元。但仅2020年一年,首付款便达到5.5亿美元,相当于过去十年总和的62%,里程碑付款66.1亿美元,超过了过去十年总和。进入2021年,首付款上升至近14亿美元,增幅高达151%;2022年,里程碑付款提升至214亿美元,同比增长79%。
此外有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2月18日,中国药企海外多中心III期临床项目数量已达65个,涉及27个企业。并且,出海药物品类丰富,涉及肿瘤、自身免疫、眼病、心血管疾病等多个领域。
根据梳理,今年上半年,包括和黄医药、西比曼生物科技、映恩生物、赞荣医药在内的中国生物药企与跨国制药公司武田制药、强生公司、德国BioNTech以及罗氏签署了对外授权协议。
本土研发创新能力提升、国内市场竞争激烈,面对国际市场巨大的市场机遇,出海是中国创新药企业未来的突围方向。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中国药事制度改革,我国审评审批水平已有长足进步。2017年中国国家药监局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后,大力推进技术要求与国际接轨,这推动了本土企业积极部署国际化战略,助力国产创新药走向世界。
但是,国产创新药物走入全球市场的道路上需要“披荆斩棘”。业内人士建议,本土医药企业出海,首先要明晰国际化业务定位与发展目标,同时要结合资源与产品竞争力选择市场;而更为重要的是,产品过硬的同时,企业需构建扎实的临床与注册能力等。
近年来国产创新药物在全球生物医药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对于创新药市场发展,有分析人士指出,创新药板块经过回调之后,估值已具备吸引力,政策环境稳步改善,高临床价值创新药未来将得到更好的商业环境。同时市场情绪有望触底回升,创新药蕴含潜在超额收益。
面对未来创新药的发展,有分析人士表示,当前国内医药创新不缺产业政策,缺的是市场政策。“资本从来都不是因为一个产业政策就投资的,一定是看到未来的市场。可以用产业政策来刺激投资,但就可持续性发展而言,需要一个良性的市场。”其表示,目前国内医药创新力量还比较弱小,一方面,需要市场在创新药支付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包容度;另一方面需打通创新药进入市场的“最后一公里”。此外,在融资渠道方面,该人士表示,政策层面上,如何保证融资平台和资本退出平台的畅通,也非常重要。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