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大数据、AI等技术的兴起,数字疗法已逐渐成为全球健康领域的大热点之一。根据《2023-2027全球数字医疗产业经济发展蓝皮书》显示,2022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已达2110亿美元,2023-2030年还将以18.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至8092亿美元。面对数字医疗产业持续向好的发展前景,当前大型药企都在更加积极的开发数字疗法产品。
8月22日,数字疗法公司Mahana Therapeutics宣布,已与拜耳消费者健康部达成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分销和营销合作协议,将数字疗法商业化。Mahana首席执行官Simon Levy表示:“通过这项协议,公司可以进一步扩大创新处方数字疗法的供应范围,让全世界寻求慢性病有效治疗的患者及其护理人员都能用上公司的处方数字疗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拜耳就宣布将成立一个新的业务部门,专注于向市场提供新的数字化精准健康产品。而早在去年,拜耳还曾推出过 Calantic®数字化解决方案。这种全新数字化平台搭载多款人工智能(AI)医学影像的数字化应用程序,将有效赋能放射科医生及团队在疾病分诊、病灶检出、量化分析和诊断效率等多个方面的提升和发展。通过提供Calantic数字化解决方案,拜耳将扩大其包括对比剂、医疗设备、软件和服务在内的全方位产品组合。Calantic数字化解决方案有望对医疗工作者在患者从诊断到治疗全周期管理中提供支持。
除了拜耳,目前包括罗氏、强生、辉瑞、诺华、默沙东、葛兰素史克等在内的全球大型制药企业,也均已涉足数字疗法,与超过80家数字疗法企业/机构建立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含投资、并购),并且在超过22个细分疾病领域进行数字疗法相关业务布局。
例如,在去年渤健和MedRhythms公司宣布,双方达成一项研发合作,将共同开发MedRhythms的在研处方数字疗法MR-004,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步态(gait)障碍。MR-004是MedRhythms公司用于治疗MS的在研疗法,旨在改善步态和步态相关的障碍,可能提高MS患者的运动独立性。若
在我国,虽然数字疗法仍处于探索阶段,但随着审评审批的推进、技术的迭代和需求的勃兴,国内数字疗法领域也正迎来蓬勃的发展。有数据显示,从2017年初至2022年7月31日,国内一级市场就已有127起数字疗法领域的投融资事件,分属63家企业;这表明国内资本市场视数字疗法为高潜力赛道,呈现高度看好态势。
在庞大市场前景吸引下,也有越来越多国内药企如云南白药、天士力等已在该领域布局。其中,和黄医药近几年来就在积极布局数字化解决方案并携手Veeva数字化建设,助力加速创新药物研发以及新药国内和海外的注册审批和质量管理。
业内预计,未来在药企不断加码布局下,国内数字疗法成果将逐渐显现,同时也将深入更多新的医药领域,惠及更多患者。据悉,在国内,头一款数字疗法产品(芝兰健康旗下的小贝壳,用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辅助管理软件)在2019年11月就已正式获批为医疗器械。此外,武田myPKFiT、众曦医疗(零氪旗下)TH-002等数字疗法产品也已成功获批。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