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创新药产业还处于早期阶段,国内医药市场主要仍以仿制药为主,创新药占整个医药市场的比例还较小,意味着未来国内创新药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业内普遍看好国内创新药的发展。
制药装备(图片来源:制药网)
国内创新药发展空间被看好
近年来,国内创新药产业的进展值得肯定和认可。2021年,国家药监局审评通过47个创新药,再创历史新高。另据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2021年)》显示,2021年我国新药临床试验数量增长显著,未来随着新药Ⅲ期临床试验数量不断增加,新药上市进程加快,将进一步满足中国患者的新药治疗需求。
但业内也指出,我国创新药企业的创新能力、研发投入水平与大型跨国药企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在创新药研发领域,国内创新药企业上市的产品扎堆现象严重,甚至在研产品也出现了靶点扎堆的情况。
以热门创新赛道PD-(L)1来说,据IQVIA数据,截至2023年3月底,国内已有16个PD-(L)1产品获批上市,其中10款(8款国产,2款进口)为PD-1产品。同时,国内还有超百家企业涉足PD-1研发,被行业视为“内卷之王”。今年6月份,嘉和生物的PD-1产品杰诺单抗注射液(GB226)上市申请被拒,释放出国家药审中心对于相关适应症产品的审评将更为谨慎的态度,入局企业要想获得一席之地将更具备挑战性,必须向差异化的方向发展。
PD-(L)1只是国内创新药研发背后的一个缩影,总体来说,国内创新药在高度和力度上还有待加强。
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人才加码、技术发展等因素共振,国内创新药的发展空间普遍被业内看好。
政策端,我国高度重视创新药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这也为国内创新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市场需求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疾病增加,国内市场对创新药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创新药的研发可以满足市场对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的需求,因此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
同时,我国在医药科技领域也不断获得突破,特别是在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等前沿技术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加上研发人才具备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经验,这使得国内企业有能力进行更加复杂和高效的创新药研发。
此外,随着国内药企研发实力的提升,也吸引了大量外资和国际制药公司的关注。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共享资源和技术,国内企业能够更快速地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助力国内创新药产业发展状大。
上游制药装备存在国产替代机遇
除了创新药以外,业内认为其产业链上游的研发外包服务、制药装备设备、实验耗材试剂等领域目前主要以进口产品为主,未来随着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以及政策支持设备国产化,这些领域将具备国产替代的机遇,市场空间也非常大。
以制药装备来说,制药装备是制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由于国内制药装备行业起步晚、经验薄弱,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国产制药装备在低端市场虽然基本能够满足药企的需求,但在中高端领域,国内生物制药企业主要还是依赖进口设备。
疫情三年,国内不少具备实力的头部药机企业获得了部分产品替代进口的机会,并通过加大研发布局,持续攻克“卡脖子”技术,试图打开中高端市场的大门。2022年8月,东富龙曾在32亿元的定增项目注册稿中预测,“未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制药装备厂商将进一步加强自主研发,在多个环节切入制药产业链,多方位、多领域实现进口替代。”据悉,东富龙该定增募投项目落地后,有望改变部分CGT 制药装备进口为主的市场格局,借助进口替代机遇,在关键领域不断提高市场。
楚天科技也曾披露,受国产替代等因素影响,2022年公司上半年新增订单、在手订单充足,全年新增订单目标不低于100亿元。同时,国际大医药公司也在改变医药装备采购策略,由原来欧美本部采购发往中国,改为就地采购。
未来,随着国内制药装备企业研发力度的加大,国家对制药装备产业的支持和重视,以及国内药企更加关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降低依赖进口设备的风险,将加速制药装备国产替代的进程,推动国内中高端药机市场的发展。
业内预测,制药装备行业的业绩未来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2025年或将超过500亿元。在此背景下,国内制药装备企业应积极抓住机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国产装备更好地服务于制药企业。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