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被认为是降低高血糖的有效治疗方式。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胰岛素及其类似药销售额超过220亿元,诺和诺德、赛诺菲、通化东宝领军市场。
产品TOP10中,8个胰岛素销售额跌逾10%,2款胰岛素逆势上涨;品牌TOP10中,诺和诺德有6个品牌上榜,赛诺菲、通化东宝、甘李药业、礼来各有1个品牌上榜。
01、大跌23% 220亿胰岛素市场通化东宝首进前三
数据显示,胰岛素及其类似药近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峰值出现在2021年,接近288亿元,受2022年5月底胰岛素集采全面执行等影响,这一数值2022年变为约220亿元,同比下滑23.27%。
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胰岛素及其类似药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由于胰岛素产品技术壁垒较高,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三大外企长期占据国内胰岛素市场主导地位。
2015-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胰岛素及其类似药市场,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三巨头”持续位列前三。胰岛素集采打破了这一局面,2022年通化东宝首次跻身第三,礼来降至第四名。
2022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胰岛素及其类似药TOP5厂家
从销售额变化上看,受胰岛素集采降价影响,无论是胰岛素三巨头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还是国产三大龙头通化东宝、甘李药业、联邦制药,销售额均出现大幅下滑。
其中,甘李药业暴跌37.03%、礼来暴跌32.53%、赛诺菲暴跌30.99%;天麦生物则受益于集采,销售额同比增长292.59%。
02、8个超10亿品种大跌 创新胰岛素暴涨232%
2022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胰岛素及其类似药产品TOP10中,7个产品销售额超过10亿元;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位列第一,销售额超过40亿元;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分别位列第二、第三,销售额均超过30亿元。
2022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胰岛素及其类似药产品TOP10
从销售额变化上看,8个产品销售额大幅下滑,2021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均超过10亿元。其中,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地特胰岛素注射液分别同比下滑30.30%、35.81%,跌出了10亿梯队。
另有两款胰岛素逆势上涨,凭借19.34%的销售增速,德谷胰岛素注射液2022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首次进入10亿梯队;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狂飙231.73%,销售额超过6亿元,该产品是由基础胰岛素(德谷)和餐时胰岛素(门冬)组成的可溶性制剂,是全球首个可溶性双胰岛素。
2022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胰岛素及其类似药品牌TOP10中,诺和诺德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以接近40亿元的销售额领跑;赛诺菲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位列第二,销售额超过28亿元;第三名为诺和诺德的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销售额超过21亿元。
2022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胰岛素及其类似药品牌TOP10
10个品牌中,6个三代胰岛素霸屏,入围数量比去年增加了1个;二代胰岛素降至2个,仅有诺和诺德的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通化东宝的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四代胰岛素增至2个,包括德谷胰岛素注射液、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均由诺和诺德独家上市销售。
从企业层面上看,诺和诺德有6个品牌上榜,2020年、2021年其分别有4个、5个品牌上榜,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局面。赛诺菲、通化东宝、甘李药业、礼来则分别有一个品牌上榜。
03、16款胰岛素获批 东阳光药、甘李、通化东宝丰收
数据显示,2020-2022年本土药企共有16款胰岛素获批上市。
其中,2020年有3款胰岛素获批上市,包括东阳光药的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李药业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2021年有6款胰岛素获批上市,涉及东阳光药、通化东宝、甘李药业、海正药业、联邦制药等5家企业;2022年有7款胰岛素获批上市,涉及通化东宝、东阳光药、万邦医药、新时代药业等4家企业。
2020-2022年国产胰岛素获批情况
不难发现,2020-2022年的三年间,国产胰岛素获批数量逐步增加。
东阳光药每年均有胰岛素新品批产,三年间拿下了人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等4款产品。此外,通化东宝、甘李药业各有3款胰岛素获批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已过半,至今尚未有国产胰岛素获批上市,NDA、IND申请亦屈指可数。
NDA申报方面,2款胰岛素提交上市申请,包括四环医药子公司惠升生物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合肥天汇生物的重组人胰岛素肠溶胶囊。
IND申报方面,万邦医药的德谷胰岛素注射液、宸安生物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汉欣医药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双鹭药业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等4款胰岛素申请临床,以及惠升生物、联邦生物的基础胰岛素GLP-1RA联合制剂——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分别申请临床。
数据来源:米内网数据库
注: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