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季度,中国医院和零售药店医药市场均步入复苏通道。其中,零售药店市场销售额自今年以来持续回升,而医院市场也有所复苏,医药销售额同比增速恢复正向增长。
医院市场
企业销售业绩环比回升
《IQVIA中国医院药品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一季度,医院市场同比增速恢复正向增长,季度总销售额(指百张床位以上医院销售额,以医院采购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率为1.8%(基于12个月MAT*销售额),而2022年四季度同比增长率为-6.4%。今年一季度MAT总销售额同比增长-2.3%,与2022年四季度的-2.1%相比略有下降。
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的销售业绩均有所回升。跨国企业2023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0.9%,本土企业同比增长2.9%;而2022年四季度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了6.5%和6.4%。今年一季度,跨国企业MAT年销售额同比下降3.9%;本土企业MAT年销售额同比下降1.7%。
综观各大治疗领域,中成药在医院市场的销售占比仍然位列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8.4%,其MAT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1%,增速位列所有品类第一。医用溶液季度增速位列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7.6%,其MAT年销售额同比下降0.9%。抗肿瘤药和免疫调节剂的季度销售额仍居市场第二位,但季度增速表现欠佳,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0.7%,MAT年销售额同比下降1.9%(详见表1)。
从具体产品的季度销售额来看,舒普深继续保持第一,恩必普和加罗宁仍分列第二、第三位。在排名前10的产品中,有6款产品来自跨国企业。安达唐销售额继续保持快速增长,MAT同比增长率达到35.8%(详见表2)。
零售药店
市场增速持续走高
2023年以来,全国零售药店市场销售额持续回升。《IQVIA全国地级市市辖区零售药店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一季度全国零售药店市场MAT同比增长率为7.5%,市场增速持续走高。OTC和处方药仍占据零售药店市场销售份额的91%,OTC销售额持续保持双位数增速。
从IQVIA PharmaTrendTM监测的41个重点城市的市场表现来看,41个重点城市占据全国医药市场近六成的销售份额。从城市层级来看,各线城市继续呈现正向增长;从不同企业类型来看,本土企业占据74%的药品零售市场份额,份额及增速均高于跨国企业。
在零售非处方药和保健食品市场,中成药占比最大且带动了市场的整体增长,其MAT同比增长率达到14.8%;西药类MAT增长率为11.8%。本土企业占销售总额的86%,且增速略高于跨国企业。从主要治疗领域来看,感冒咳嗽类、维矿类和消化品类销售额稳居非处方药和保健食品市场前三的位置,其中感冒咳嗽类产品销售增速最高,达到36.3%(详见表3)。
在零售处方药市场,西药仍占77%的份额,是该领域主要的增长来源。在处方药十大治疗领域中,中成药是最大的品类,所占份额达23.4%;心血管系统用药、消化道和新陈代谢用药分列第二、第三位;抗肿瘤药和免疫品类销售额继续保持快速增长,MAT同比增速达23.5%(详见表4)。
*MAT(滚动全年数据):指定时间节点往前追溯12个月的数据总和,此处指2022年二季度到2023年一季度的销售额。(艾昆纬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