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受体治疗2型糖尿病作为重要的靶点之一,已有超过40年的历史。
如果说作为降糖靶点的GLP-1是“手榴 弹”,那么减重适应症的意外收获,GLP-1靶点就是新一代的“核 弹头”。
最耀眼的司美格鲁肽,则将GLP-1靶点引爆全球。
据药智数据统计,全球GLP-1靶点在研管线有184项,涉及企业133家,涵盖93个适应症,详细见文末附表。
在这184项在研管线中,单靶点的药物有97项,双靶点的有60项,三靶点有21项,多靶点的有6项。
在研的管线中,创新药管线有149项,改良型新药有12项,生物类似物有23项。
全球范围内,已经实现上市的有12款,在中国实现上市的有11款,剩下的一款是Human Genome Sciences Inc和葛兰素史克研发的阿比鲁肽,目前在中国处于临床III期。
进入临床研究(含已上市)的有129项,占所有管线的70%;而在中国,进入临床(含已上市)的仅有63项,占比不足35%,整体进度慢于全球。
这里面,第一段位当属司美格鲁肽。
司美格鲁肽为诺和诺德研发的产品,在2022年销售额达109亿美元,2023年一季度销售额为43亿美元左右,称其为“预备药王”也不为过。
同时,口服司美格鲁肽作为全球第一款口服多肽类药物,兼具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以及减肥的效果,也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
第二段位的是礼来的替尔泊肽。
替尔泊肽为GLP-1/GIP双靶点抑制剂,从宣布的临床效果来说,其减肥效果优于司美格鲁肽。
该药物于2022年美国获批上市,在2022年不满一年的时间内,销售额达到5.685亿美元;2023年一季度更是达到5.364亿美元,销售额如此增长速率,也是潜力十足。
第三段位的是三靶点的LY3437943。
LY3437943是礼来研发的GLP-1R/GIPR/GCGR三重激动剂,从临床研究结果来看,LY3437943 12周减重8.96kg,而且可以实现一周一次给药。
如果在48周的临床终点中,能有更大的突破,实现超过30%的减重效果,那么就更加惊人。
目前,GLP-1已经有133家布局,赛道的火热程度不亚于当年的PD-1。
包括诺和诺德、礼来、辉瑞、阿斯利康、安进等跨国巨头,也有恒瑞、华东医药、信立泰、联邦制药等国内知名玩家。
虽然说GLP-1药物的市场规模足够大,但是也架不住人潮汹涌式内卷。
据预测,2021年国内GLP-1市场规模达到24.6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4年GLP-1市场将增长到132.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67.7%。
这一块由蓝海向红海快速切换的市场,药企如何分得一杯羹?
建议可以从用药周期、剂型、降糖效果等多方面联合发力:
(1)用药周期
想办法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将吸引更多的患者和潜在人群的注意力。
(2)剂型选择
对于想要减肥的人群来说,口服药物无疑是一个更方便、更可接受的选择;而且潜在用户群体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3)药物有效性
疗效才是硬通货。从盐酸氯卡色林、西布 曲明,再到奥利司他,以及后来引爆全球的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基本是惊艳的疗效。
能够找到新的母核结构、新的作用机制,做FIC或者BIC,将是更佳之选。
(4)安全性
GLP-1作为代谢调控的核心靶点之一,不可避免会影响其他基本代谢网络。
而与单一的GLP-1受体激动剂疗法相比,多受体激动剂的高活性可能会降低给药剂量,一定程度上可降低不良反应。但由于同时作用于多靶点,所以安全性方面也应重点关注,毕竟受体数量增加,意味着增加了免疫反应的风险。
(5)关注产能
目前大部分的GLP-1药物都受限于产能。因为多肽药物有以下几个难点:一是工艺研发能力不足;二是产能资源限制,放大复杂度高;三是平台单一,无法满足多种化学偶联药物的临床开发综合需求。企业要充分评估这些需求,才能在研发、生产和销售中抢占先机。
减肥赛道的天花板尚未可知,GLP-1的天花板更难以估测。谁能够率先撞线?谁又能改变规则?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