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采常态化、医保谈判严格控费等政策的影响下,医药板块中受政策影响小且兼具高壁垒、高增长的赛道不多,核药是其中之一。作为创新药市场的弄潮儿,核药发展格局如何?目前又有哪些卡脖子难题亟待解决?
核药,又称放射 性药物、核素药物,是指含有放射 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物。它是由放射 性同位素搭配专门定位特定器官及组织的分子试剂组成的具有放射 性的药品。根据用途可分为诊断用核素药物和治疗用核素药物。
其中诊断用核素药物是指用于获得体内靶器官或病变组织的影像或功能参数,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类体内放射 性药物;治疗用核素药物是将具有细胞毒 性水平的放射 性核素选择性地输送到病变部位,利用放射 性同位素辐射的射线产生局部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对病变细胞或组织产生杀伤作用。目前,主要用于甲状腺疾病、肿瘤等的治疗。
中国在创新核药审批上与欧美有差距。目前,全球诞生了诺华、GE、RadioMedix、Cardinal health等多个核药领先企业,FDA也批准了50多款核药,其中在放射 性核素偶联药物(RDC)赛道上FDA走得更快。
Xofigo
2013年,拜耳研发的Xofigo(氯化镭[223Ra]注射液)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晚期骨转移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在III期ALSYMPCA研究中,Xofigo联合最 佳支持治疗(BSoC)相比安慰剂联合BSoC组可使总生存期(OS)延长3.6个月(14.9 vs 11.3个月),并使死亡风险降低30%。2017年Xofigo的全球销售额达到4.08亿欧元。
Lutathera
继Xofigo之后,FDA在2018年1月批准Advanced Accelerator Applications公司的Lutathera(177Lu-oxodotreotide)用于治疗生长抑素受体阳性的胃肠胰 腺神经内分泌肿瘤。2018年10月,Advanced Accelerator Applications被诺华以39亿美元收购。Lutathera上市当年,其营收达到1.67亿美元;2022年营收为4.71亿美元,被诺华视为下一个20亿美元重磅药物。
Pluvicto
诺华以此进入放射治疗药物领域。2022年3月,诺华的Pluvicto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去势抵抗性转移前列腺癌患者。Pluvicto目前正在向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拓展。诺华曾宣布在印度新建一个生产车间,用于生产Pluvicto,预计到2024年产能达到25万支/年,意味着年产值可达到60亿美元以上。
Lutathera、Pluvicto的上市,推动了核药市场从诊断性核药加速走向治疗性核药。
根据BCC Research数据,2020年全球核药市场规模达到93亿美元,预计2021-2026年市场年均复合增速为11.0%,2026年市场整体规模达到175亿美元。
国内核药市场方面,据统计,2020年中国核药行业规模达13.4亿美元,2017-2020年复合增速9.9%,于2026年规模有望超过24亿美元。但由于多年来中国核药创新药研发能力薄弱,国内核药市场面临着诸多局限。
相较于其他药物,核药赛道的显著特征就在于高壁垒。一方面,由于核药存在放射 性且有半衰期的限制,会涉及到放射 性同位素获取、放射 性药品业务资质、环保要求等诸多问题,具有复杂的技术壁垒。另一方面,由于放射 性药物的特殊性质,生产企业需具备《放射 性药品生产许可证》等,极具政策壁垒。
据统计,在全国7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中,仅有约20家生产放射 性药物的企业。不过由于核药赛道的高成长性和企业利润率较高,加之不受集采影响,核药赛道由此成为药企的必争之地。
由于核药的特殊性,其监管异常严格。在国内,一家企业若想开发核药,需要通过国家核安全局、公安部、卫健委、海关总署、国家国防科工局等多个监管部门的资质认证。除此之外,还要面对物流配送难题。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核药市场未能充分实现市场化,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同福和东诚药业两家公司。
中国同福依托于中核集团母体,拥有放射 性药品、核医学装备、放射源、核素制造、医学诊断、辐照应用、进出口贸易七大业务,上市产品有碘 [125I] 密封籽源、氯化锶[89Sr]、碘 [131I] 口服液、氟[18F]脱氧葡糖注射液、锝[99mTc]Tc标记注射液、尿素[C-14]胶囊、尿素[C-13]胶囊等。它还是中国唯一一家具备辐照用钴 [60Co]、医用钴[60Co]等生产能力的生产商。
东诚药业于2012年在深交所上市,已上市产品有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公司独家产品)、锝[99mTc]Tc标记显像剂、氟[18F]脱氧葡糖注射液、碘 [131I] 口服溶液、碘 [125I] 密封籽源、碳 [14C]尿素胶囊。
中国的核药房(即集生产、管理、配送和服务的核药中心)资源基本集中在以上两家公司,形成了中国核药赛道的双寡头局面。不过近年来随着海外核药市场的不断刺激以及国内政策的逐步完善,国内陆续有药企加入布局创新型核药。
政策上,2021年5月,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科技部等八部位联合发布了《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这是中国首 个针对核技术在医疗卫生应用领域发布的纲领性文件,中国核药市场逐渐引起市场关注并走上正轨;2022年6月,CDE发布《放射 性体内治疗药物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主要针对剂量探索、辐射剂量学、辐射防护等一般药物研发的指导原则并无涉及的部分给出指导,征求行业意见。2023年3月,卫健委对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目录进行调整,其中松绑PET类设备配置限制,进一步体现了监管层面对核药产业的支持。
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下,我国核药研发按下了加速键,专注于创新核药研发的企业开始涌现。
其中远大医药作为国内RDC领域的领头企业,其用于诊断前列腺癌的TLX591-CDx以及用于诊断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TLX250-CDx两款全球创新RDC产品的国内IND申请已获CDE批准。此外,用于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全球创新RDC TLX101的国内IND申请也已获得CDE的受理。
智核生物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研发公司,专注于单域抗体的放射 性核素诊疗药物开发,利用单域抗体兼备多肽和抗体的双重优势,从全新的药物机制和靶点中探索可成药的RDC药物。公司拥有放射 性核素蛋白偶联平台和单域抗体开发平台,产品覆盖甲状腺癌、乳腺癌等。公司从放射 性肿瘤免疫诊断产品入手,目前已逐步过渡到核素诊疗一体化药物的发展方向。
先通医疗是一家专注于新一代放射 性药物研发、生产及临床应用的创新型医药企业,现已在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心血管领域布局了多款靶向治疗和精准诊断放射 性药物。其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诊断的Aβ-PET显像剂“氟[18F]比他班注射液”上市申请已于2022年7月获CDE受理,这是目前唯一提交NDA的Aβ-PET显像剂。
2022年9月,先通医疗的镥[177Lu]氧奥曲肽注射液II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顺利完成随机入组,是国内首 个进入临床阶段的肽受体放射 性核素疗法(PRRT) 药物。同年12月,[177Lu]Lu-XT033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拟用于治疗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阳性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成人患者。目前已与全国超300家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除了以上企业外,国内还有辐联医药、恒瑞医药、安迪科、核欣医药、诺宇医药、法伯新天等药企布局。
目前国内大部分初创公司成立时间较短,还都处于平台搭建、项目的临床前开发阶段,仅有少部分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对于中国核药研发而言,目前面临的难题除了以上提到的技术壁垒和政策壁垒外,还有核素短缺的桎梏。
放射 性核素是RDC药物的主要原料,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诊断和治疗用核素均通过核反应堆或加速器进行制备。目前,中国除少量I-131和Lu-177外,长期以来放射 性核素在国内严重依赖进口,这很可能成为制约国内RDC研发生产的“卡脖子”难题。
另外核药发展的另一个致命缺点也在逐渐暴露,即核药研发人才的稀缺。由于核药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涉及药学、辐射剂量学、辐射生物学等多个专业,体系复杂,壁垒高,因此专业人才难招。现在,我国核药人才不足的行业现实越发凸显。
总体来看,受核素原料、技术水平、配送限制即人才短缺等影响,中国核药创新仍处于初级阶段。
据Frost & Sullivan统计,目前全球核药市场中,中国市场占比仅为6%,北美市场达到40%。2017年,我国核药人均支出为3.2元,而美国人均支出为56.5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放射 性药物使用率较低,市场还有超10倍空间。而因核药研发壁垒高,国内专注于创新核药开发的企业较少,核药市场在国内是名副其实的蓝海赛道。
随着核素供应支持、研发技术指导原则发布及监管政策驱动,中国核药创新正在加速。未来如何从根本上激活中国核药生态链,是决策者、药企、行业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而对于那些具备源头创新能力、开发全球创新核药的企业,市场必将给予丰厚的回报。
参考来源
各公司官网;
光大证券,《核药行业研究报告:高壁垒铸就双寡头,点亮核药星辰大海》;
雪球专栏,《核药赛道:龙头同辐能否证明自己?》;
瞪羚社,《政策利好频出、产品迎密集收获期,百亿核药赛道跑出一匹“独 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