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药物,即抗体偶联药物,由单克隆抗体、偶联链和细胞毒性小分子三部分组成,是一种融合了小分子药物细胞毒性和抗体靶向作用的强效抗癌药物。近年来,随着癌症患者数量的增加,ADC药物备受青睐,赛道持续火热,吸引众多药企积极布局。据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全球已有近20款ADC药物获批上市,2022年这些上市产品的市场销售规模约为70亿美元。此外,截至2022年全球ADC临床开发项目已超470个。有数据预测,2026年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164亿美元,市场潜力巨大。
近日,有媒体消息称,大型跨国药企辉瑞拟超过300亿美元的价格谈判收购一家ADC领域的头部生物技术公司Seagen。
被辉瑞选中的Seagen是一家位于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生物技术公司,其在ADC领域具有丰富的管线布局和研发能力,目前,Seagen共有Adcetris、Padcev、Tivdak、Polivy四款产品上市,2022年这四款产品累计给Seagen带带来17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23%。此外,该公司有38项产品在研,其中有8项已到临床III期阶段。
Seagen还在持续加大研发费用,2022年的研发支出为13亿美元,约占当年营业收入的65%,2023年预计将投入14.24-15.25亿美元,这将会进一步推动Seagen在ADC领域的创新成果的涌现。
不过,辉瑞与Seagen的谈判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不一定会达成协议。
针对ADC领域,除了拟重金收购以外,辉瑞此前也有通过自主研发进行布局,目前公司已拥有2款自主研发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看中Seagen实力的并非辉瑞一家,早在2020年9月,默沙东与Seagen宣布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开发LIV-1ADC药物ladiratuzumabvedotin,并就该药物与K药的联合用药开展临床研究,根据协议,默沙东向Seagen支付6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26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同时对Seagen进行10亿美元的股权投资。随后从2022年5月起,市场上就传出默沙东收购Seagen的消息,据悉,Seagen2022年年曾与默沙东商谈并购事宜,彼时辉瑞也在关注Seagen。
虽然不知Seagen此次是否会被辉瑞成功拿下,但从跨国药企不惜重金收购的背后,可以看出ADC药物在资本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早前的2020年,吉利德曾花费210亿美元将Immunomedics收入囊中,随后在2021年,这款ADC药物给吉利德带来了丰厚的回报:3.8亿美元的销售额,可见该药物市场前景广阔。
瞄准潜力市场,不止跨国药企,本土药企也在ADC领域积极布局。目前,国内有刚获批的阿斯利康&第一三共联合开发的德曲妥珠单抗,以及罗氏的恩美曲妥珠单抗、Seagen&武田的维布妥昔单抗、辉瑞的奥加伊妥珠单抗、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Immunomedics(吉利德子公司)的戈沙妥珠单抗等,此外,布局这一赛道的本土药企还包括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科伦药业、君实生物、浙江医药、百奥泰等众多企业,未来在这些企业的持续研发下,或加速开花结果。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