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药物是一类DNA/RNA分子,被认为可以通过调控靶蛋白表达应用于蛋白质相关疾病的治疗。小核酸药物是其中长度较短,碱基少于30nt的一类,主要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作用于细胞内的mRNA,调控蛋白质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比于抗体和小分子药物,小核酸药物由于具有候选靶点丰富、研发周期短、临床开发成功率高等优点正越来越受到药企关注。
2月19日消息,葛兰素史克放弃对基因与细胞治疗的投入,就将大举押注小核酸药物。具体来看,葛兰素史克的CEO Emma Walmsley在近期向投资者总结GSK的愿景时强调,GSK已决定“结束在细胞和基因治疗方面的投资”。这是GSK在取消与Lycell和Immatics公司的细胞治疗合作几个月后,再次释放鲜明的信号:GSK的药物开发方向正在逆行业潮流而行。GSK认为,与其急于将“现货型”CAR-T推向临床,或全力投入细胞治疗实体肿瘤战略,倒不如凭借其在遗传学领域的专业技术积累更顺畅地获得市场成功。
据了解,近年来葛兰素史克正大举押注小核酸药物。在2022年欧洲肝脏年会上,葛兰素史克公布其创新乙肝疗法取得的新进展。其反义寡核苷酸药物bepirovirsen在2b期临床实验中的中期数据显示,经过24周治疗后,近30%的患者乙肝病毒DNA与表面抗原低于可检测水平,即达到功能性治愈。
公开资料显示,bepirovirsen是由Ionis Pharmaceuticals 研发,后于2019年8月与葛兰素史克达成后续开发的合作。目前,葛兰素史克还在继续探索bepirovirsen与其他靶向免疫疗法或聚乙二醇干扰素等治疗方式的联合治疗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内药企的不断布局,在小核酸药物领域也正不断传来好消息。2月6日,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博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抗血栓小核酸药物(RBD4059注射液)已在澳大利亚获得HREC批准,将于近日启动人体临床试验。该项I期临床试验是一项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的I期研究,旨在评估RBD4059在健康受试者中单次剂量递增和多次剂量递增给药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试验结果将支持未来II期临床试验患者的剂量选择和给药方案的确定。
据悉,RBD4059是瑞博生物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IBO-GalSTARTM肝靶向技术平台 独立开发并拥有全球权益的一种GalNAc偶联siRNA药物,能抑制FXI的蛋白表达和活性,阻断内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进而达到抗凝血/抗血栓的作用,有望成为新型的安全有效的抗血栓治疗药物。
总的来说,小核酸药物具有靶向精准、疗效明显、开发周期短等优势,近年来正成为生物制药巨头的发力点,业内预计,2025 年市场规模将远超100亿美元,并在未来二十年内保持持续高速发展。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