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中旬,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在全国范围开展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统一销毁行动,18省(区、市)共同参与、同步销毁。此次销毁行动涉及的侵权假冒伪劣产品不乏食品、药品、日化用品等,各省对重点领域、重点品种的侵权假冒行为重拳出击,有效震慑和遏制了侵权假冒违法势头,切实保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
制药装备行业(图片来源:制药网)
在制药装备行业,假冒伪劣情况也频繁发生,需要引起行业和企业的关注。就在近日,有药机企业公告,“近期有客户反映,个别公司和我司名称高度相仿,其所售产品型号和我司部分原有及现有型号雷同,给客户造成信息混淆和产品采购损失......”
该公司通告称,公司品牌属于检测仪器领域的品牌,被侵权的案例也屡屡发生,伤害品牌形象的同时,也对客户带来很大的困扰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侵权品牌的行为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包括假冒公司名称和公司产品型号进行宣传;使用与公司仪器商标高度相似的假标识;利用公司已经淘汰的老型号冒充收购蒙骗客户;伪造公司授权,在各平台假借公司名义,获得客户流量夹带山寨产品等。这些行为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不仅让公司名誉、利益受损,打压公司创新积极性,也同样让客户义愤填膺。
为此,该公司表示为了肃清侵权带来的恶劣影响,公司将2022年定义为打假年,面对侵权,强势出击,势必打好维权战。“我们同时也倡导同业厂商合法经营,有序竞争,共同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制药装备市场环境。”
行业人士表示,维护自己的权益是每家企业包括每个员工都需要学习的。国家法律的规定就是让大家在必要时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所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从来都不是浪费时间的事情。
对于制药装备企业而言,由于市场小、散、乱,目前行业监管难度确实比较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只能“听天由命”,任由抄袭、假冒伪劣的行为逍遥法外。
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制药装备企业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往往涉及大量的知识产权问题,这些都需要企业自身加强重视并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同时,创新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驱动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国产制药装备的创新力已经得到不断提升,逐渐从低端走向中高端领域,加快进口替代的步伐,并凭借实力走出去。在此背景下,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更是行业以及企业悬而不决的问题。
政策方面也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近年来,各省市都有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规划,为民营行业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例如,2021年7月,贵州省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构建起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2021年3月,上海发布的《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聚焦“严保护”和“快保护”,将加大侵权赔偿力度、加大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打击力度。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相信包括制药装备行业在内的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