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跨国制药公司主要分布在美国和西欧,这些地区环保政策非常严格,为了减少本地区环保治理费用,集中精力和财力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跨国公司逐步将其原料药生产向海外转移,推动了原料药合同化生产。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原料药企业在各种不利因素压迫下,转型升级的动力强劲,已经涌现出一批颇具竞争能力,前景看好,未来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企业。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原料药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制药原料出口与内需市场融合的趋势非常明显,原因是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在国内良好的环境下,不受原料药企业都在进行转型升级,通过创新提高竞争力,加速向国际市场进军。
在一系列政策庇护下,国际市场对原料药的刚性需求刺激了我国原料药产业的增长。目前,我国原料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短期内无法替代,维生素、青霉素、柠檬酸、抗生素、扑热息痛等大宗原料药仍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
专家称,企业一方面要面对不断提高的药品质量要求和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也考验着企业领导者的洞察力和对机会的把握。面对这样的政策环境,原料药企业只有正确理解和积极消化政策,才能占据市场先机。
虽然目前我国原料药出口额总体呈增长态势,但行业内产能过剩和产品品质趋同的现象仍存在,且已成为我国原料药发展的最大阻碍。为此,业内专家建议,原料药企业可通过研发新品并拓展产业链、兼并收购、生产线升级改造三条途径对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把握原料药发展的契机。
我国原料药企业是国际化最早的一批企业,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已经瞄准全球仿制药市场蛋糕,而且开始制剂出口布局。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转型升级不仅是大环境使然,也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之路。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部门会全力帮助企业破解难题,也希望各主管部门重视产业发展,与其他国家加强流通和交流,为企业尽量创造良好的环境,助力企业成长。
Zyzhan小编认为,推动我国医药产业健康发展,要依靠创新、坚持创新,实现我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要。节能环保成为未来原料药发展的重中之重。节能环保计划不仅仅促使原料药生产企业减轻环保压力,同时,也旨在改进落后的工艺,更加节约能耗,应对日益涨价的能源、水电煤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维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