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发布《2021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我国药品流通行业的整体规模、行业效益、销售品类与区域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预测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为26064亿元,药品流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此外,药品流通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医药电商订单数量增幅明显,我国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医药商品销售总额持续增长
根据《报告》,2021年,我国医药商品销售总额持续增长,扣除不可比因素,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较2020年增长8.5%。医药商品销售总额增速较2020年加快6.1%,与2019年相比基本保持一致,增速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水平。药品批发市场销售额为20615亿元,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为5449亿元,药品批发和零售在药品流通市场中的占比分别为79.09%、20.91%,占比与2020年基本一致。
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从市场占有率看,2021年,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在前50位的企业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70.9%,较2020年提高0.9%。国药集团、上海医药、华润医药和九州通等4家行业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44.2%,较2020年提高1.6%。其中,国药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为5390亿元,成为第一家主营收入突破5000亿元的药品流通企业。2021年,药品零售销售额前50位的企业占同期全国医药零售市场总额的31.7%,较2020年上升0.3%。其中,国大药房、大参林、老百姓、益丰大药房、一心堂等5家零售连锁企业年销售额均超过100亿元。
药品流通持证企业数量与零售连锁率进一步提升。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60.97万家。其中,批发企业1.34万家,零售连锁总部6596家、下辖门店33.74万家,零售单体药店25.23万家。2021年,零售连锁率为57.2%,较2020年增长0.7%;与2011年的34.3%相比,显著增加了22.9个百分点。
药品流通行业增收不增利,呈现出微利化趋势。《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9823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较2020年增长9.3%,增速加快6.5%;利润总额则为453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较2020年增长4.4%,增速在2020年下降2.7%的基础上继续降低1%;平均利润率1.7%,较2020年下降0.1%,较2011年下降0.5%。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鲁颖认为,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受医改政策、市场竞争加剧和运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行业整体利润率进一步下滑。这一微利化趋势和国际上发达国家药品流通行业发展历程相符。鲁颖建议,我国药品流通企业应认真落实商务部发布的《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各项发展目标与任务,借鉴国际经验,不断优化行业结构、品种结构,加快经营服务模式转型,着力提升药品流通能级,持续提升行业集约化水平,推进要素资源向骨干企业集中,加强数字化、智能化、专业化、多元化、特色化、平台化发展,在政策和市场的双向调节中,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医药电商日渐成熟
《报告》指出,随着“互联网+医药”的深度融合,消费者线上购药习惯的养成,加之线上购药实时医保结算陆续试点、网售处方药政策逐步放开,医药电商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尤其是O2O(线上到线下)市场销售迎来机遇。不少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借助自营及第三方平台,依靠互联网平台流量优势拓展线上业务,大型药品批发企业则依托数字化工具赋能线上业务。此外,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购药需求,医药互联网企业不断创新线上服务模式,进一步延伸药事服务,在用户体验、场景服务、供应链整合方面逐渐形成差异化发展。
《报告》显示,根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总额较2020年同期增长了384亿元,达到2162亿元(含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交易额)。其中,与普通消费者联系较为紧密的B2C(企业对顾客)业务销售额为92亿元,同比增加25亿元;B2B(企业对企业)业务销售额为1221亿元,同比增加218亿元。
医药电商用户规模持续扩大,订单数量涨幅明显。2021年,医药电商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B2B网站、B2C网站活跃用户量分别为52万、99万和6581万,较2020年上半年分别增长了1万、40万和1628万。2021年医药电商订单总数为21276万笔,较2020年大幅增加10110万笔,增幅超9成。
医药电商费用率略微上涨,B2C业务客单价下降明显。B2B电商业务费用率为7.5%,B2C电商业务费用率为17.1%,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且较2020年分别提升0.2%、0.8%。值得注意的是,医药电商B2C业务平均客单价下降明显,从2020年229元降至2021年的164元,平均客品数也从约11个下降至5个。
《报告》预计,随着线上问诊购药业务的不断发展和线上医保支付渠道的打通、医院处方外流逐步放开,实体药店将不断深化线上布局,通过线上商城、入驻第三方医药电商平台和O2O服务平台扩大服务半径;互联网企业也会持续加深与实体药店的合作或布局线下实体药店,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医药物流环节价值凸显
受药品集中采购常态化、互联网诊疗、医药电商业务发展等因素影响,医药物流服务需求快速增加并呈现多样化、订单碎片化、配送末端化等特征,医药物流的地位在医药供应链各环节中进一步凸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药物流分会秘书长秦玉鸣表示,和其他商品物流相比,医药物流具有特殊性,应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设施设备、信息系统使用、从业人员能力等的要求。
目前,我国医药流通呈现出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硬件设施设备建设持续加强等特点。根据《报告》数据,2021年全国医药物流直报企业共412家,配送货值为18393亿元,较2017年增幅明显。共拥有1253个物流中心,仓库面积约1261万平方米;拥有专业运输车辆16454辆,其中冷藏车占17.8%、特殊药品专用车占1.1%。
药品流通企业联合第三方涉药物流企业加强构建多层次的医药物流配送体系,完善最后一公里药品流通网络,在信息一体化、物流技术和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提升方面开展诸多实践,以提高医药物流效率。2021年,医药物流企业在自动化及信息化方面发展迅速,84.3%的企业具有仓库管理系统、79.4%的企业具有电子标签拣选系统、64.6%的企业具有射频识别设备,分别较2020年提高了32.6%、44.5%、35.5%。
秦玉鸣认为,随着5G网络、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医药物流行业的数字化改造与升级将推动行业逐步形成成本较低、风险可控、质量安全的智慧医药物流体系。
《报告》还指出,面对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渠道的多样化以及大健康服务的升级发展,零售药店应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科技手段拓宽业务范围和服务群体,延伸服务内容。同时,利用智能化医疗设备,创新集顾客购药体验与健康管理为一体的新零售模式,探索药诊店、健康小站与智慧药房等特色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