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前沿科技 » 正文

创业板新增一家CRO企业过会,公司2021年底拥有医药研发人员近200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0-17  浏览次数:124
10月13日消息,创业板新增一家CRO企业过会,即安徽万邦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邦医药)。
 
  资料显示,万邦医药成立于2006年,从事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和仿制药药学开发到临床研究的全流程一站式CRO(医药研发外包服务机构)服务平台。
 
  本次公司拟在深交所创业板公开发行不超过1666.6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拟募集资金4.84亿元,分别用于药物研发及药代动力学工程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招股书显示,万邦医药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1.03亿元、1.39亿元、2.11亿元、1.08亿元;净利分别为2649万元、5451.56万元、8187万元、3582.54万元;扣非后净利分别为2543.48万元、4927万元、7253万元、3140.6万元。另外,公司预计2022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的区间为1.72亿元至1.9亿元,同比增长12.09%至23.8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区间为5937.5万元至6562.5万元,同比增长0.18%至10.72%;扣非净利润区间为5320万元至5880万元,同比增长0.76%至11.37%。
 
  报告期各期末,万邦医药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合计余额分别为1393.59万元、2867.69万元及5404.97万元,占当期营收比为13.52%、20.61%及25.60%;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 8.31、6.53 及 5.10。
 
  研发投入方面,2019年至2021年,万邦医药研发费用分别为673.46万元、778.31万元、1034.74万元,占当期营收比例分别为6.54%、5.59%、4.9%,呈逐年下降趋势。
 
  由于CRO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对核心人才及核心技术有着较强的依赖特征。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度,万邦医药研发人员有198人。
 
  近年来,随着国内医药企业研发服务需求的不断上升和研发外包需求的不断增强,CRO行业发展迅速,其中以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为代表的国内 CRO 头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积极进行产业布局,市场集中度也较高,行业竞争愈加激烈。
 
  业内指出,从数据可见,相较于其他头部,万邦医药目前的研发团队规模相对较小,且公司自身面临着研发费率逐年下降、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和坏账风险。
 
  万邦医药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王璐、傅德福。
 
  上市委会议提出问询的主要问题,包括:请发行人结合生物等效性研究的业务流程和关键技术要点进一步说明技术创新性;结合现有业务规模、技术实力以及开展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自研业务的基础条件,说明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竞争优劣势,以及相关风险。请保荐人发表明确意见。发行人药学研究服务收入确认采用产出法中的里程碑法,设置了12个里程碑节点确定履约进度。
 
  另外,请发行人对比 同行业可比公司收入确认政策及合同设置的结算节点,进一步说明里程碑节点设置的必要性,以及相应履约进度设置的合理性。请保荐人发表明确意见。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