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单位名称 |
综合类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专科类 |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
中医类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类别 | 单位名称 |
综合类 | 上海市东方医院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同仁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
中医类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区 | 单位名称 |
浦东 | 新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
黄浦 | 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静安 | 江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徐汇 | 斜土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
长宁 | 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普陀 | 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
虹口 | 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杨浦 | 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宝山 | 杨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闵行 | 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
嘉定 | 江桥镇金沙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松江 | 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金山 | 金山卫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青浦 | 金泽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奉贤 | 南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崇明 | 新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类别 | 单位名称 |
市级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上海市胸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上海市肺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上海市儿童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区属医院 |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浦东医院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 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
试点内容 | 重点任务(按功能定位落实) | 试点单位 | ||
市级 医院 |
区属 医院 |
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 |
||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 | 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质量,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责任。 | √ | √ | √ |
二、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新体系 | 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含中医),打造医学研究高峰、成果转化高地、人才培养基地和数据汇集平台。 | √ | ||
加快建设以市级医院为依托、区域性医疗中心为核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紧密型医联体,强化资源整合,构建“管理、责任、利益、服务”共同体,创新分级诊疗协同机制。区域性医疗中心聚焦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向上对接市级医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向下辐射基层医疗机构,带动区域医疗服务能级整体提升。 | √ | √ | √ | |
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加快推进传染病、创伤、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相关临床专科建设,有条件的医院应加强分院区建设,发生重大疫情时快速转换功能。提升市级综合医院、区域性医疗中心感染科综合救治水平,支持与呼吸、消化、重症等学科融合发展,持续提升学科能力。加强社区发热哨点诊室能力建设,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专结合、应急处置、家庭病床与健康管理能力,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 | √ | √ | √ | |
推动公立中医医院传承创新发展,市级中医医院要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示范型中医药诊疗和研究平台。争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特色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高水平中医特色专科医院,打造国内领先的中医医疗服务高地。构建中医“区域+专科”医联体,建设“一区一品牌”重点基地,打造服务应用型区属中医医院。 | √ | √ | ||
加强公立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方位支持。对照《上海市高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评价标准(2022版)》,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标准建设,增强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模式。打造示范性社区健康管理中心、社区康复中心、社区护理中心,发展社区临床药学服务,树立社区中医药服务品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拓展社区健康服务资源供给,鼓励发展“互联网+诊疗”模式,实现服务向“功能社区”延伸。 | √ | √ | √ | |
三、打造科创引领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新趋势 | 建设国际一流临床专科群,加强平台、交叉学科建设,形成在医疗技术、医疗质量、临床研究等方面领跑国际、国内引领的优势学科,培育国际一流团队,培养若干国际知名的医学临床科学家。与世界一流医疗机构、学术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合作,组织和参与多中心研究。 | √ | ||
打造高水平临床研究平台,聚焦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科技前沿领域,集聚本市优势资源,争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加快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科研成果。鼓励试点医院积极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有条件的医院可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试点。 | √ | √ | ||
大力发展高新医疗技术,面向再生医学、精准医学、生物治疗、脑机融合等前沿领域尖端科学问题,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和设备等研发的医工结合、产医融合,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原创性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策略产出。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开展临床研究与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合作,积极参与本市健康服务业园区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 | √ | √ | ||
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推广多学科诊疗(MDT)、无痛诊疗、整体护理等。综合性医院建立肿瘤综合诊治中心,实行全周期一体化管理和综合救治。推行日间化管理、加速康复外科诊疗模式,鼓励试点医院外科微创化发展。加强临床药师配备和培养,支持开设药学门诊,开展精准用药服务。推广中医综合诊疗、针灸全科化和全链条服务模式,促进中西医临床协作攻关。支持三级医院开展特需诊疗、健康管理和国际医疗服务。进一步深化拓展“便捷就医服务”应用场景建设,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 √ | √ | ||
守牢医疗质量安全底线。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做到合理施治。推广应用信息化处方审核和点评系统,规范临床用药。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升医院感控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深化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完善投诉机制。健全医院评审体系,促进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 √ | √ | √ | |
四、激发数智融合的公立医院现代化管理新效能 | 建立内部运营管理体系,构建基于数据循证的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医保基金使用管理、成本管理、财务报告、第三方审计和信息公开机制。优化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规范重点领域、重要事项、关键岗位的流程管控和制约机制。创新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实行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适、考核兑现,引导医务人员重医德、重技术、重能力。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数字化转型,深度应用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服务流程再造、规则重构、功能塑造和生态新建,打造全面感知、泛在连接、数字孪生和智能进化的未来智慧医院。健全公立医院决策机制和民主管理制度。 | √ | √ | |
五、激活“三医联动”系统集成的外部治理新动力 | 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按规定自主确定岗位总量和岗位标准,完善临床研究人员岗位设置。按照本市有关部门明确的政策口径,做好“两个允许”落地实施。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额内,探索实施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和年薪制等分配机制。允许科研人员与单位共有成果所有权,鼓励单位授予科研人员成果独占许可权。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落实本市医疗服务、医保支付、药品耗材招采等改革政策。 | √ | √ | √ |
六、建设健康和谐的公立医院发展新文化 | 打造健康至上的行业文化,健全医务社工和志愿者联动服务模式,创建充满人文关怀的就医环境;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尊重维护患者知情权、选择权;加强医疗机构健康促进工作,更好发挥健康科普“主阵地”作用;发展老年健康服务,建设老年友善医院。塑造特色鲜明的现代医院文化,凝聚高质量发展精神内核。加强医务人员人文素养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培育选树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宣传,唱响大医精诚、医者仁心主旋律。关心关爱医务人员,改善工作条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