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中医药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中医药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创新成为引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多重因素的叠加下,中医药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产业规模不断提高,服务领域不断扩大。
今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吴振斗公布了一组的数字: 国家中医药局会同科技部、卫生健康委等部委,建设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中医类国家医学临床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会同发展改革委,建设40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布局建设17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01、政策密集出台,行业快速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稳步增长,同时中医药“走出去”也步入快车道、迈出新步伐,取得系列显著成果。
据吴振斗介绍,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与40余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订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开展了30个较高质量的中医药海外中心、75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工作。中医药内容纳入16个自由贸易协定。藏医药浴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动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陆续制定颁布89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推动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传统医学决议》,发布《世界卫生组织2014-2023年传统医学战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以中医药为主体的传统医学章节。此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及海峡两岸中医药交流,共同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
好消息远不止于此。
国家中医药局科技司司长李昱在今天发布会上表示:科技部与中医药局近日共同发布了《“十四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家将持续加强中医药科技支撑平台建设,推动中医原创理论系统化诠释与创新,阐释中医药治疗重大疾病的核心病机,优化防治方案,加强中药新药创制与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发挥好引领和支撑作用。
而就昨日,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联合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实施方案》正式挂网,对外公布。该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重点围绕全生命周期维护、重点人群健康管理、重大疾病防治,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实施中西医综合防控,在健康中国行动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探索商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有序衔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支持商业保险公司推出中医药特色健康保险产品”也被明确写进方案。
中医药政策密集出台,大力支持中医药拓展服务领域,为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条件。
“目前,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商业为纽带、中药工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日益完善,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根据全国医药工业统计数据显示,中药工业主营收入由2012年的515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近7000亿元。”国家中医药局副局长秦怀金在近日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
02、成本飙升,企业面临多重压力
根据2022年半年度财报显示,申万中药Ⅲ板块所属的73家公司营收总额为1714.4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685.39亿元仅增长1.72%。实现归母净利润总额167.0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95亿元大幅下降14.31%。其中,第二季度的利润增长为-24.63%,在疫情扰动、原材料涨价等背景下,中药企业利润端明显承压。
据了解,今年7月以来的异常干旱使得云贵川及甘肃等产区的中药材大幅减产,这些产区中药材价格大幅上升,部分品种价格已较去年同期翻倍。对于中成药企业而言,中药材的价格飙升将带来不可避免的成本压力。
“2020年以后,中药材的价格就有了较为普遍的上涨。”中药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原料涨价,中成药价格下降,集采后中药企业营收承压是必然的。”
9月22日,全国中成药集采报量开始。根据9月9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的《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公告(2022年第1号)》显示,本次由湖北牵头的中成药联盟集采涉及全国30个省份地区。采购品种目录含有16个类别42个产品,涉及肿瘤疾病用药、心脑血管疾病用药、眼科用药、消肿止痛用药等大类。
“DRG/DIP支付方式对于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可以说是全部利空。”一位医保政策研究专家近日告诉记者说,“对于医疗机构来说,在DRG模式下一定得是以最低的价格达到最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而这不符合中成药的特点。”
03、重资研发,构建中药产业新格局
近几年,多家中药上市公司逐步加大了研发投入在营收中的占比,投入金额较以往大幅增加,尤其是去年和今年更为显著。
以云南白药为例,2018-2020年,云南白药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12亿元、1.74亿元和1.81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0.35%、0.41%、0.59%和0.55%。但是在2021年,云南白药研发费用同比大增82.99%,达到了3.31亿元。而在不久前刚公布的今年半年财报中,云南白药披露其上半年在研发上投入了1.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4%。
今年上半年中药板块研发投入最多的上市公司是天士力。财报显示,天士力在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高达4.66亿元,占到其医药工业营收的11.61%,同比增长81.66%。该公司在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为7.61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26.90%。
白云山紧随其后,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到4.41亿元。其在2021年研发投入8.79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42.10%。投入方向包括新药开发、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产品二次开发和食品、保健食品开发等。
事实上,2022年上半年,共有50家上市中药企业研发费用相比去年同期呈现增长。其中,35家企业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率超过10%,有9家企业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率超过60%。
《“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多项国家级重磅政策相继出台,不断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中药产业创新;也对中医药在中药材质量、中药质量控制、规范化生产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政策红利和行业规范的要求下,中药企业必须加快产品创新的步伐。而国内的制药企业也正在打破人们对于中药“重销售、轻研发”的固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