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东介绍,2021年全国共有47个儿童用药批准上市。
近期儿药相关的投资动作和关注度也颇高。比如,康芝药业8月11日公告称,拟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9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儿童药物研发项目;葵花药业7月30日发布公告称,拟出资5400万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葵花医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儿童用药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更事关祖国下一代健康茁壮成长,有很深远的社会意义。笔者从不同维度解读儿药市场格局及其中孕育的机遇。
市场现状剖析
诱人的千亿市场
有数据称,2021年我国儿童用药市场规模2000亿元左右。2000亿元规模之大通过对比更为明晰:2021年最受关注的肿瘤用药市场大约2400亿元(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同样火热的罕见病市场规模大概未来能达到600亿~900亿元规模(BCG数据),OTC用药市场规模大约1100亿元(观研天下数据)。
不过,儿药市场中,不少药品是成人用药的酌情减量,典型如肺癌治疗药,基本没有专门针对儿童进行研发,儿童肺癌患者使用的基本是成人用药。如果专看儿童用药市场规模,方正证券的数据或更具有参考意义。方正证券测算2020年我国儿童用药市场规模是948亿元,按照2015-2020年儿药市场10%的复合增长率来测算,2021年儿童用药市场规模大约是1042亿元。
而即便是方正证券统计的大约1000亿元的儿童用药市场规模,也是非常之大,应该会有很多企业投入和参与,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研发的痼疾求解
儿药一直是个有研发难度的领域。正如蒋建东在会上所说的原因,“儿童不同年龄生理状态差别比较大,临床试验难做,家长也不太同意。”
这些基本的底层逻辑给儿药发展带来很大挑战。对于单个企业来说,这样的挑战基本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成本太大。而我国政府解决这样的问题则有优势,比如专项资金支持、纳入优先审批程序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卫健委通过成立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组织23个全国儿科相关单位建立了“中国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协作网”,未来这个协作网还会持续扩大,有望逐渐从源头上解决临床试验开展的难题。
低调的跨国药企
从厂家角度看,可分为国际企业和国内企业。跨国企业典型如强生医疗,其旗下有美林布洛芬混悬液、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2款市场热卖退烧药以及诸多其他产品;罗氏旗下有治疗罕见病少年特发性关节炎的托珠单抗等;赛诺菲有知名感冒药品牌好娃娃,其处方药度普利尤单抗有针对12岁及以上青少年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默沙东知名处方药顺尔宁有针对2~14岁儿童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适应症;阿斯利康重磅产品普米克令舒有面向儿童的支气管哮喘适应症,其儿科市场估计最高峰至少50亿元年销售额;GSK知名品牌辅舒良有针对12岁以上儿童预防和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等适应症。
由此,可以总结出跨国药企的儿药布局特点:1.跨国药企主流在感冒、发烧等常见药领域基本不再投入,但拥有较强的品牌实力;2.更多发力于处方药领域的儿童适应症拓展上,很少在这些领域进行品牌塑造,但实际拥有很强的影响力;3.未来的关注点更多在罕见病等新领域;4.基本是从成人药向儿药进行拓展,尚无专注儿药而成为巨头的企业。
发力的本土企业
在国内药企中,最大的儿药企业是长春金赛,2021年营业收入81.98亿元中的大部分都是儿药。金赛的儿药并不是呼吸和消化这两大疾病领域用药,其核心产品是儿童矮小症的重组人生长激素,延展布局了身高管理、性发育、新生儿、儿保、儿童神经精神等领域。排名第二的是葵花药业,葵花药业2021年44.54亿元营收中应该至少有一半来自儿药市场,其主打产品聚焦呼吸系统疾病、胃肠系统疾病和免疫补益等主流领域,小葵花品牌拥有较强的市场认知度。华润三九也是儿科用药领域巨头,赛诺菲好娃娃品牌实际上是通过华润三九运营,另外还有999澳诺维生素矿物资补充、999小儿感冒系列等知名品牌;处方药领域,华润三九也有重组人生长激素产品。
此外,国内企业还有亚宝药业、仁和药业、健民集团、达因药业、汉森制药、葫芦娃药业、贵州三力等传统代表性企业,以及近十年来新入局的安科生物、维昇药业、爱科百发等生物药企业。
还值得一提的是儿童视力保护领域,典型代表如欧普康视。这家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只有12.95亿元,净利润却高达5.55亿元,净利润率42.86%,遥遥领先于一般药品或医疗器械的净利润率水平。欧普康视市值截至8月26日高达385.85亿元,接近于葵花药业市值的4倍。
总结国内药企儿药布局特点如下:1.以呼吸、消化、免疫补益主流领域为主,并基于产品通过塑造品牌来占据市场;2.既有企业占据儿药市场且业绩持续表现卓越,生物药企的进入成为亮点;3.生长激素及视力保护领域明星企业正冉冉升起。
企业布局要领
从用药种类来看,目前我国儿童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进一步按照疾病类型细分依次是感冒、发烧、咳嗽、消化不良(便秘等)、肠胃炎(腹泻等)、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皮疹、咽喉炎和肺炎。其他一些领域如免疫补益、儿童近视、身高障碍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那么,对于想要加码儿药领域的企业来说,有哪些机遇与风险?
巨头有望诞生
儿药市场机遇的底层逻辑在于巨大的中国市场、日益富裕的国民对于儿童健康的重视,以及政府对此领域的持续关注与投入和举国体制的优势。这使得虽然国际市场上没有强大的独立儿药企业,但在中国市场却可能有企业能够通过聚焦儿药领域而成长为中国乃至全球巨头。长春金赛、葵花药业、欧普康视都具备这样的潜力。
当然,聚焦儿药并不意味只做儿药,可基于儿药积累的技术和资源向其他领域拓展,就好比国际成熟药企从成人药向儿药拓展。金赛就是典型的例子,除了儿药,已经在向肿瘤免疫、妇科、老年疾病等拓展。
后浪审时度势
在呼吸及消化等常见病领域,儿药具有较强的品牌效应,如葵花的小葵花、华润三九的999、达因药业的伊可新等。对于已经拥有品牌和渠道优势的企业来说,这是天然的护城河。后进企业的类似产品,如果没有明显的产品优势则难与既有品牌PK:不仅要抢占医生的心智,还要抢占终端消费者的心智,投入很大、效果有限是可以预料到的结果。对于新进企业来说,如果没有独特的产品优势,常见病是应该避开的领域。
细分机会领域
新的机会点在哪里?答案是细分领域。
一个明显的机会是儿童近视防治。例如儿童角膜塑形(俗称OK镜)市场,目前仍以欧美和韩日厂商为主流,同时市场还在不断增长。这意味着类似欧普康视这样的企业的国产替代机会还很大,通过技术突破结合模式创新、从跟进到引领的故事,在中国市场已经无数次上演。
各种原因引发的儿童身材矮小或生长障碍、儿童罕见病、儿童精神疾病等也值得关注。前者已经有金赛成功案例,而市场远未成熟,随着国内市场认知、学术推广力度、临床认可度以及患者消费能力的提升,市场依然有新进者的机会。
罕见病是近几年比较受到关注的赛道,根据2021年发布的《浙江省罕见病患者生活状况和疾病负担研究项目阶段性报告》数据,国家罕见病目录中的121种罕见病中,儿童罕见病种类不少。
此外,儿童精神疾病典型如自闭症市场,也存在大量未满足的需求。
这些领域的研发突破不仅有很强的社会效应,也有很强的经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