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条关于基因编辑婴儿,“预防”艾滋病的新闻引爆了整个生物医药行业。正如许多科学家所指出的那样,这是一项有违伦理,不合规范,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的研究。
事实上,人类在抗击艾滋病的征程中,早已取得了飞速发展——不到40年前,人类还不知道艾滋病的存在。但如今,我们不但已经找到了疾病的根源,还能为患者提供有效治疗。成功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更能让HIV感染者的预期寿命达到和普通人群相似的水平。充满风险的基因编辑婴儿,实无必要。
首次遭遇:前所未闻的致命疾病
抗生素和疫苗的诞生让乐观的人们相信,传染病肆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诚然,人们有乐观的理由:一度致命的结核病和小儿麻痹症,都在现代医学下败给了人类。还有什么疾病值得我们担心呢?然而在1981年6月5日,危机悄然而至。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的一则报告,宣告了一种前所未闻的致命疾病的到来。
报告指出,5名年轻的同性恋男性感染了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客观讲,这种肺炎虽不常见,却也不是什么神秘的疾病。但先前的病例表明,这种感染通常只出现在具有严重免疫缺陷的患者中。这正是令人困惑的地方——报告中提到的这5名男性,之前看来非常健康。他们是怎么感染上这种肺炎的呢?
谁也没有想到,这份报告在全美迅速造成了影响。短短几天内,美国各地的医生向CDC递交了大量的类似病例报告——同样是同性恋男性,同样是奇怪的感染。基于这些结果,CDC总结认为,这是一种“通过性接触”获得的疾病,会造成“细胞免疫功能障碍”。
1982年9月24日,CDC首次使用AI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来称呼这一疾病。在中文里,它被称为艾滋病,全名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但命名无助于疾病的诊疗。随着新发病例的迅速增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医院床位很快就被填满了。尽管医护人员们做了最大的努力,大多数的患者最终依旧会死于这种疾病。
这符合CDC当时对艾滋病的定义——这是一种可预见能导致细胞免疫缺陷的人类疾病,没有任何已知能减轻这种疾病的案例。
初步猜想:逆转录病毒
限于早期的病例,医学界和公众一度认为,这种流行病仅限于同性恋男性。但很快,人们就发现了例外。1982年12月10日,美国CDC报告一名接受输血的婴儿患有艾滋病。接下来的一周,科学家们报告了22例在婴儿中出现的不明原因免疫缺陷和机会性感染。不到一个月,一名男性患者的女性伴侣也感染上了艾滋病。
很快,人们对于艾滋病有了全新的认知——相当多的证据表明,这是一种经血液或性活动传播的疾病,可能由病毒所引起。
这个大胆的假设,得益于科学家们对逆转录病毒积累的知识。先前,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罗伯特·加洛(Robert C. Gallo)教授团队发现了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和2型(HTLV-1和HTLV-2),并证明前者能引起异常的T细胞白血病。此外,他的团队还分离出了T细胞生长因子(现在称为白细胞介素-2),T淋巴细胞培养方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这都为后人寻找艾滋病病毒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基于有关艾滋病的多项发现,加洛教授率先提出 “逆转录病毒可能是艾滋病的病因”。
顺着这一思路,世界各地的研究者纷纷开始在艾滋病患者中寻找类似HTLV的病毒。在大西洋彼岸,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吕克·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教授也是诸多研究者之一。
奇迹的1983:吹散艾滋病的迷雾
蒙塔尼耶教授之前是研究癌症与逆转录病毒之间联系的专家,早就具备了相关的技术和科研设备。1983年1月,他和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Fran?oise Barré-Sinoussi)等人获得了一名艾滋病早期患者的淋巴结活检样本。短短两周后,在细胞培养基的上清液里,他们发现了逆转录酶的活性,这表明细胞中的确存在逆转录病毒。
当时,人类已知的逆转录病毒只有HTLV-1和HTLV-2,它们均能被HTLV抗体所识别。当蒙塔尼耶教授团队使用HTLV抗体来进行测试时,却没有得到任何免疫沉淀的结果。换句话说,研究人员发现的病毒,并非已知的HTLV-1和HTLV-2,而是一种全新的逆转录病毒!
俗话说眼见为实。很快,研究人员们的结果又得到了电子显微镜图像的验证。在电子显微镜下,这类全新的病毒和HTLV截然不同。我们距离真相,又近了一步。
随后,越来越多的证据浮出水面。科学家们发现在受感染的细胞中,逆转录病毒会“破墙而出”。与癌症中的逆转录病毒不同,这种病毒不会引起免疫细胞的异常增殖,而是会导致T淋巴细胞的死亡。这解释了为何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极大影响。
在美国,加洛教授也做出了类似的发现。综合这些发现,科学家们终于得以确认,这种全新的病毒,正是艾滋病的元凶。而这种病毒也被命名为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随后,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迈隆·埃塞克斯(Myron Essex)教授找到了HIV里的关键蛋白GP-120,它有望用于后续疫苗的开发。
在公众绝望的时刻,是科学家们吹散了疾病的迷雾,找到了背后的根源。这对于艾滋病的预防、筛查、以及诊断治疗,都是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表彰他们的发现,埃塞克斯教授、加洛教授、以及蒙塔尼耶教授三位科学家获得了1986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08年,蒙塔尼耶教授与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也由于发现HIV病毒,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