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拉多大学Anschutz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文章,揭示病毒与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Crohn氏病)之间的关键联系。
Breck Duerkop博士是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免疫学和微生物学助理教授,他带领一组科学家专注于一种肠道细菌病毒(bacteriophages,噬菌体)研究。
“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粘膜表面噬菌体数量和丰度升高,表明噬菌体可能在IBD中起着某种未知作用,”本周发表的这篇《Nature Microbiology》文章的第一作者Duerkop说。
世界范围内,IBD已经构成了重大健康负担,并激发了科学家对引起肠道持续炎症的环境因素的深入探索。微生物菌群对维持肠道健康至关重要,这些生物的组成变化可能会引起机体炎症反应。
根据Duerkop的研究,目前大多数肠道微生物群落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上,其他微生物,例如病毒还较少有人研究。
Duerkop发现,当炎症来了,噬菌体群落的随机变化也会导致指示炎症环境的遗传指标出现。
“我们假设炎症或其他宿主防御可以改变结肠炎期间的噬菌体丰度,”作者写道。“这样的压力会诱导肠道环境生态干扰,这就是以病毒群落为驱动力的改变。”
这些改变可能是病毒杀害肠道益生菌的结果,进而允许 “有害细菌”引起炎症和肠道疾病。
小鼠实验
“我们在小鼠模型身上观察到了与IBD患者一致的情况,”Duerkop说。虽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确认噬菌体的作用机制,但这一发现可能导致与疾病治疗有关的新策略,他说。
临床医生可以用病毒靶向某些细节来消除导致炎症的细菌,如此规避疾病发展。“我们希望采用噬菌体疗法促进益生菌生长,虽然还有很多未知情况需要进一步探索,但其潜力是非常令人兴奋的,”Duerkop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