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纵览 » 正文

基药制度前景未明 药企利润增幅减速恐已成定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8-16  浏览次数:223
    按照国务院2011年医改五项重点改革的工作安排,今年要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就在此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种种弊端也一一暴露。

    13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下称RDPAC)在华东地区刚刚结束的一项调研显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后,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在基层医院的使用率偏低,同时基层医院门诊量增幅小于综合医院,出现了病人向大医院返流的现象。

    基本药物用药占比下滑

    根据RDPAC对华东地区30个县市基层医院的调研结果,从2010年3月至12月份,基层医院的住院人数增长基本呈下降趋势,门诊量的增长则出现了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3~4月份门急诊人次数同比增长明显,但随后逐步下降,到8月份增幅仅为2.3%,个别发达地区甚至出现了22.6%幅度的下降。

    产生病人返流这一现象的原因,RDPAC执行总裁卓永清认为这与基层医院能提供的治疗手段有关,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之后的用药限制,导致部分病人在基层医院无法获取原有使用的药物而被迫流向二级以上医院。

    另外此项调研还发现,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在基层医院的使用比例只有40%甚至更低,这与制度本身要求基层医院100%使用基本药物相距甚远。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还显示,基本药物在全部用药中的占比在逐年下降,从2005年的16.4%下降到2010年的9.7%。以2010年全年上海样本医院医生处方的数据统计为例,有近半数的处方含有基本药物,但基本药物的取药金额只占处方总金额的8.7%~13.4%,而用药品种数只占到总用药品种数的0.3%~0.4%。

    “在上海二级以上医院,我们发现基本药物地方增补品种的处方总数和取药总金额的占比均较基本药物有很大的提升。这给政策制定者一个启示是,国家要进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增补,同时需要对地方增补目录给予一定的重视。”国药控股高级顾问干荣富如是认为。

    制药业利润增速下降

    刚性需求以及新医改带来的市场扩容曾让医药界甚至外界看好药业盈利前景,但事与愿违。

    从医药行业基本面来看,今年上半年医药行业销售收入保持高速增长,但利润增幅急速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6月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03%,达到6563.31亿元;累计利润总额达656.68亿元,同比增长21.67%,但与2010年上半年医药行业累计利润37%的增幅相比,今年上半年增幅回落了15个百分点。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预测,今年制药业利润增速下滑之势已成定局,全年的利润增幅可能低于20%。

    而造成利润增幅下滑的原因,基本药物用药金额占比下滑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更大的原因仍为基本药物采购招标中产品的持续性降价。浙江医药副总经理张国钧说,“医药企业现在是一个弱势群体,我们的销售量每年上升,但利润在下降,这是因为价格在下降。”

    众多医药界人士亦指出,基本药物采购中“双信封”评价方法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致使药品采购演变成为一场价格竞争,甚至出现中标价格低于成本价格的药价虚低现象。

    卫生部基本药物政策司司长郑宏在6日的“北京大学卫生经济学”论坛上表示,目前卫生部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正在考虑通过几个方式完善基本药物的采购机制:一方面是变过去带量采购为带量和带预算采购相结合,在制定采购计划的过程中兼顾数量、质量和价格;另一方面则是建立健全药品生产评价体系,发挥双信封招标采购制度当中质量标的作用。

    但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前景,大多数药企还是一片迷茫。(第一财经日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