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前沿科技 » 正文

我国科学家采用新疗法开辟肝衰竭治疗新途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06  浏览次数:65
    近日,3位经过内科治疗病情仍无好转的肝衰竭患者,在302医院肝衰竭诊疗与研究中心接受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人工肝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自我感觉良好。此项技术不仅开辟了肝衰竭治疗的新途径,还开创了世界医学界血浆置换联合干细胞采集治疗的先河,成为治疗肝衰竭患者的新手段。

    肝脏被誉为人体的“解毒工厂”,但当其受到病毒、酒精、药物等多种因素严重侵害时,会造成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肝脏功能衰竭。此种疾病进展迅速,已成为肝脏疾病中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50万人死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衰竭,肝衰竭的防治研究也成为世界性医学难题。

    经总后卫生部批准,302医院肝衰竭诊疗与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在主任辛绍杰教授和影像中心主任马威的带领下,致力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研究,经过2年多的潜心钻研,治疗技术日趋成熟,治疗效果不断提高。

    该联合治疗采用干细胞采集技术,在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的同时,从患者体内分离出外周血干细胞,结合医学影像,将其注入受损肝脏内部,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转化为成熟肝细胞后,迅速清除患者体内芳香族氨基酸、胆酸、胆红素、内毒素、硫醇等有害物质,快速补充患者急需的白蛋白、凝血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修复肝脏坏死细胞,提高肝脏器官功能。

    与其他治疗手段相比,该技术在全封闭环境下,采集患者自身的外周血干细胞,确保了存活率和清洁度;血浆置换与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同时进行,减少了因反复穿刺为患者带来的痛苦,节省了治疗时间和医疗成本;血浆置换后,肝衰竭患者肝脏内环境明显改善,不仅有利于干细胞的存活,还克服了肝衰竭时干细胞移植治疗出血风险等技术难题,自临床应用以来,延缓了肝衰竭患者转危时间,有效提高了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