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 正文

创新药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政策回暖迹象明显!推荐这四家药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7  浏览次数:43
近日有机构在研报中表示,医药政策回暖迹象明显,尤其是创新药及创新中药等相关政策。其中创新药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也是全球具备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得到国家重点扶持。
 
  据悉,近期,北京、广州等多地发文促进创新医药发展,政策支持不断。如《济南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年)》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聚焦临床研究、药械审批、临床应用等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全链条,提出“八个支持”,共33条措施,将有力推动创新药高质量发展。
 
  机构认为,地方政策等多重聚焦,有助于进一步打开药企创新空间,看好医药投资“创新驱动”主线。另有机构针对创新药板块指出,推荐和黄医药、科伦博泰、海思科、信达生物等。
 
  以和黄医药为例,资料显示,和黄医药是国内较早做创新药的药企之一,主要聚焦肿瘤和免疫领域。和黄医药目前在国内有三个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已经获批上市――呋喹替尼、索凡替尼和赛沃替尼;自主创新药物发现和开发引擎已在肿瘤学和免疫学领域创造了12个临床阶段的创新药物,及其他临床前阶段的候选药物。
 
  据悉,和黄医药创新药也日渐实现商业化,且在“借船出海”的助力下,和黄医药2023年实现大幅扭亏,现金状况也显著增强。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和黄医药收入达到8.38亿美元,同比增长97%;同期净利润为1.0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亏损3.61亿美元。此外,公司现金余额达8.86亿美元。
 
  而科伦博泰专注于生物技术药物及创新小分子药物的研发、生产、商业化及国际合作,围绕全球和中国未满足的临床需求,重点布局肿瘤、自身免疫、炎症和代谢等重大疾病领域,建设国际化药物研发与产业化平台。在生物技术药物领域,其包括ADC、单抗、双抗、新靶点创新小分子药物的热点技术等,均已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拥有33个用于治疗肿瘤、自身免疫、炎症、代谢等重大疾病的创新项目,其中14个项目正处于临床阶段,多个临床试验为全球多中心研究,在包括中国和欧美等多个国家同步开展;成功构建了享誉国际的ADC开发平台OptiDC,已有4个ADC项目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其中2个ADC项目处于NDA 阶段)。
 
  海思科在创新药研发方面,目前有9个1类创新药产品进入临床阶段。据悉,5月21日海思科还发布公告称,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 1 类创新药苯磺酸克利加巴林胶囊(商品名:思美宁®,研发代号:HSK16149 胶囊)《药品注册证书》。资料显示,苯磺酸克利加巴林胶囊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口服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类似物,其可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电压敏感型钙离子通道 α2δ 受体结合,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钙离子内流,从而减少谷氨酸盐、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和 P 物质等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具有镇痛、抗癫痫和抗焦虑的活性。
 
  信达生物作为一家以创新为基石的生物制药企业,建立了一支具有先进水平的研发团队,与美国礼来制药、赛诺菲、罗氏制药等多家国际制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开发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创新药物。其头款产品信迪利单抗注射液于2018年获批上市,具有广谱抗癌疗效。截至目前,信达生物已成功上市10款产品,成为上市单克隆抗体药物数量多的中国药企之一。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